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8篇
在当下的社会,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报告是非常难得的,很多人在结束了一段时期的工作后,都会写一份工作报告,以下是5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1
党的十九大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国家给予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同时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全国两会是关键时点的关键会议,聆听着政府工作报告,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和期盼!虽然自己不能作为人民代表参政议政,但代表们的提案是民众十分关注的,比如教育公平、宪法新修订、医疗改革、社会保障、反腐斗争等,我要认真收听收看。了解国家大事,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义务,也为下一步继续坚守好教育工作岗位带给引导和借鉴。
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2
学习2011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机械与运载学院 工程力学02班 覃华东 20091210219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天我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的全文,感觉如沐春风,温暖人心。全文始终满怀豪情、底气十足,向全国人民传递着勇气、力量和信心,赢得了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热烈掌声,是一份文风朴实、老百姓愿意听、听得懂、能管用的报告。
总理的报告共分三大部分:“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2011年的工作。回顾过去五年工作光荣辉煌、令人自豪,部署关键之年的2011政府工作条分缕析、措施得力。整个报告贯穿科学发展观这条红线,亮点多多。
从文中可以看出,政府今后的工作会更加地落到实处,在解决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会有更具体,更统观全局,更能体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和措施出台。
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汶川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玉树强烈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有序推进。经过灾难的洗礼,中国人民更加成熟、自信、坚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不可战胜。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主要是: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违法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我们一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加快解决这些问题,让人民满意。
回顾“十一五”时期的政府工作,我们进一步加深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我们战胜各种严峻挑战,靠的是发展;各领域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靠的是发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仍然要靠发展。二是必须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三是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四是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今年,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二)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三)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五)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六)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突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力步入上升期。
从国内看,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重大挑战的能力明显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回顾过去,我们创造了不平凡的光辉业绩;展望未来,我对国家的锦绣前程充满信心!
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3
时事政治理论学习—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一年一度的两会在春意盎然的三月如期召开,两会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履职的舞台,也是亿万群众论政的平台。2011年的两会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各位代表不再青睐与基础建设,而是转变为民生问题,这样的转变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正在不断向前,正在融入每一个公民的生活。
在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这些辉煌的成就充分的体现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极大增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途上奋勇前进。而未来五年,在不断深化“十一五”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并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建设。
在总理的报告中我了解到,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极其复杂,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难下,这给作为大学生的我敲响了警钟。失业率的增长,无疑给面临就业的大学生设下一个难题。每个人都想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可是,好的工作并不眷顾所有人,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前都满怀信心认为,凭着自己的才能一定能在社会上找到施展自己的舞台,可当真正面对现实遭遇一次次的碰壁之后,在自信心被消磨殆尽的时候才幡然醒悟,一切远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美好。而当下,我所能做的就是用丰
厚的知识不断充裕头脑,为未来打下扎实的基础,磨练自己坚定
不移的意志。
此外,我也刻意的关注了农村问题。寒假的农村社会实践调
查让我了解到了无论是城中村还是乡村,人们的意识低下,没有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人生观等,思想禁锢。城中村的村民虽然生
活在城里但思想却没有改变,没有受到周围社会改变、发展的任
何影响,如某地区要改建城中村,修建楼房,村民不愿拆毁原来
两层或者三层或者更多层的独院,因为该村很大部分的村民不工
作只靠收房租作为经济来源,他们的观念需要国家深入改善。总
理在报告中提到,要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而我认为改变生活的前
提是改变他们思想。
通过学习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使我对我国现状有了更加
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让我意识到了“两会”的重要性,它代表
着先进消费力的发展方向、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总结我们党八十多年历史经验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我们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抓住机遇,勇敢的面对各种挑战,开拓
进取,团结奋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正如总理所说的,“回顾过去,我们创造了不平凡的辉煌业
绩;展望未来,我们对国家的锦绣前程充满信心!”作为祖国的一份子,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与祖国同甘
苦,共奋战。
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4
今年两会,改革,无疑将是中国官民的最大期盼。期盼两会,更多来自中国的普通民众。人们关注两会,就是期盼两会能讨论并解决这些国计民生问题。这样的期盼,也给两会代表提出了迫切要求:不能回避问题,务必讲问题。
讲问题,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重要职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行审议报告、提出议案、询问质询、建言献策、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职责,都离不开讲问题。比如,去年两会,一些代表委员提出房价过快上涨、许多普通购房者被房地产市场抛弃在外的问题,国务院针对此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这说明,讲问题,能触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症结,能发现治国理政上的不足,值得提倡。
在这个好处上,两会开得如何、影响几何,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代表委员能否真讲问题、讲真问题。
今年的国际形势比往年更加严峻复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等双边关系,需要智慧处理,钓鱼岛争端、南海岛争、朝核问题等棘手问题,需要认真应对。国内方面,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买房难、看病贵等百姓民生问题有待改善,分配不公、环境污染、生态欠账等转型代价有待弥补,改善作风、反对****等党风廉政建设有待加强。对这些国内外的重大命题的认识和把握,决定着代表委员找问题的潜力、讲问题的水平。
现实中,有些人讲不出问题、讲不好问题,原因不外乎有二。
其一,不敢讲问题。谈到问题如蛇行逶迤、七弯八绕、左躲右闪,总害怕被人家说不讲政治,又担心破坏两会的氛围。然而,问题不说并不等于不存在。尤其是当今社会,在媒体聚光灯和公众放大镜下,问题往往难以回避,更难以遮掩。如果在问题上总是遮遮掩掩,不仅仅会贻误解决时机,还极容易引起民众的误解,让人们觉得不够光明磊落,难以获得群众信任和支持。
其二,不会讲问题。说说好话,谈谈成绩,是不需要太多准备、做太多功课的;要提真意见、说真不足,不仅仅需要勇气和胆量,更需要清醒的头脑、精心的准备。尤其是一些热点敏感问题,政治性强、涉及面广,状况极为复杂,甚至是多种矛盾交织在一齐,倘若没有深入的自我评价,广泛的调查研究,谈何讲出真问题、讲好新问题
心底无私天地宽。一个敢于并善于讲问题的人,必然是一个胸襟大、境界高的人,是一个具备讲政治、讲大局的优良品质的人。敢于讲问题,不是闹矛盾,不是搞不团结,而是透过揭露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到达新的统一,从而构成团结共事局面,有力推进事业发展。这是讲政治、维护团结的一种高级形式,也是我们开创事业新局面的务必。
开会讲问题,乃现实所求、事业所需、人民所呼。中央领导强调,要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用心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期盼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多一点“问题意识”,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两会“改革”早已不是高居庙堂的政治词汇,当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两个目标并列相提,中国普通人未来十年的收入和幸福感,已与改革紧紧挂钩。
改革,谢绝自拉自唱。这是一场分利于民、让利于民的改革,需要高层政治勇气,也难离草根民间智慧。中国高层近期种.种表态,话犹在耳:改革开放“务必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既要有顶层设计,但同时更要依靠各地方的探索和创造……”
但与34年前改革之初不同的是,当下,中国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已经构成。既得利益格局的掣肘,令中国新一轮改革迄今举步维艰。其中,既涉及增量利益分配,也有颇为棘手的存量利益调整。十八大提出推进下一步改革以来,人们期盼的真正突破尚未出现,改革路径图仍未成型。
打破掣肘,涉及政府与市场、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格局调整。政府自身首当其冲:行政垄断、产权变革、财税体制、资源要素价格控制,无一不是难啃的“硬骨头”。只有政府放权、分利,涉及面更广的改革才能真正上行下效,推而广之。打破掣肘,涉及城乡之间利益调整。推进城镇化,破除固化的城镇居民利益,带来土地管理、城市户改、行政体制等难项,相关改革未及时跟上“造城”脚步,让改革压力与日俱增。打破掣肘,涉及地区间、行业间、不同社会群体间利益调整。中国收入分配格局期盼“破冰”,以此为已定调的收入倍增、国富民富增添具化图像。打破掣肘,涉及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之间的利益格局调整。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公平之争,从来都是“深水改革”,利益如何进退,市场期盼有所定论。因此,改革“正与危机赛跑”,这种善意的提醒并非危言耸听。今年两会,正逢政府换届之年,更是改革攻坚之年。应对重要的政策“窗口期”,空间有限、时间紧迫。释放改革红利,既要有“敢为天下先”的政治勇气,也要点滴智慧汇集,寻求稳妥路径;既要有高层次的改革协调机制,循序渐进,更要有民意上达、民情可表的畅通渠道。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无疑是中国执政者和参政议政者凝聚共识,绘就改革路线图的
最佳时机,也是把政治勇气转化为政治决策、将官民智慧汇聚为行动合力的最佳时机。2013年两会上,改革观点能否变为更加清晰的路径,人们理应有所期盼。
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5
免费
分享
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域比较严重。”
“以规范制度和制约权力为核心,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领域和环节,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坚决查处腐败案件,依法惩处腐败分子。”
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这两句话讲得很沉重、很严肃。一句是向全国人民明明白白地传递出了一种警示:腐败,这个关乎党的执政基础的“肿瘤”危害极大;另一句是向全国人民清清楚楚地发布一个信息:反腐败,中央已“亮剑”!反腐败,现已成为“两会”代表、委员最为关注的热点、焦点,已成为全国百姓话题。这预示着一场猛烈反腐风暴即将来临。
在全球金融危机还在蔓延的今天,我国反腐倡廉更有着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了使这场反腐斗争进展有序,“规范制度和制约权力”这个“核心”不能丢。
制约权力靠规范制度。权力必须置于阳光下。病毒之所以滋生,是因为它有阴暗潮湿的环境,置于阳光下,它就没有生存的条件。权力不公开,就容易滥用,徇私枉法,滋生腐败。权力置于阳光下,依附在权力上的病毒存活几率甚微。温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坦诚地告诫我们:“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做什么。”公开,是制约权力的最有效措施。包括政府信息公开、规划建设公开、财政收支公开、官员财产公开、干部离岗考察公开等,有一套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法律,真实而不走过场,腐败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时,确保监管到位,启动由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媒体、人民群众等组成的“立体”监督系统,滋生腐败的土壤也就不复存在了。
当今老百姓最痛恨的是,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域严重的腐败现象。如: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利用扩大公共投资为单位和个人谋取私利,侵犯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还有买官卖官“潜规则”等。因为这些还正在侵蚀党的执政基础,所以不能手软,要重拳出击。我还是建议,建立健全人民群众评判领导干部制度,完善举报体系,为网络言路开设“绿色通道”;对那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例不“画地为牢”,实施异地举报办案制度。这样,对那些惶恐中仍心存一丝侥幸
免费
分享
创新的腐败分子不敢死赖硬撑,不给一点铤而走险的余地;对那些视人民群众利益而不顾,敷衍塞责,超权越规,不作为,乱作为,要给予严肃问责。
反腐败解决了制度问题,进展必定有序。一个“阳光型政府”带领并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知难而进,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共克时艰,我们一定能够在世界最早、最快、最先实现经济复苏的奋斗目标!
资料来源:data/xdth/
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6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展望未来,时和势仍在我们这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继续奋战“十三五”、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需要人民政协紧紧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决定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同心同德、合力攻坚、砥砺前行。围绕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基层群众最为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用心反映社情民意,谋利民之策、献安民之计,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十三五”规划实施迈上新台阶,广大政协委员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在人民政协开展民主监督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创造和重要制度安排,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监督要真监督,监督应依章法。在思想上树立“公、和、诚、实”的理念,开展监督必出于公、必出于和、必出于诚、必出于实;在实践中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找准存在的困难、短板和薄弱环节,紧扣关键资料,精准聚力发力;在方法上注重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坚持抓住关乎全局的主要问题,从党政所思、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出发,融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做到在参与中支持、在支持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相信人民政协必须能更好协助党和政府解决问题、改善工作、增进团结、凝心聚力。
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7
报告务实、接地气,关注老百姓关心的民生大事,善解民意、句句走心,对党中央领导下的中国发展充满了信心。李克强总理的工作报告,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给大家描绘了全新的蓝图;在国家经济稳中求进中,实现稳中向好;在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就业渠道更加宽广。
报告资料回应了百姓期盼、社会关切的重大问题,体现了党和政府“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听报告、学报告、将两会精神传达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民”字刻在心里,尽力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这是社区干部最大的心愿。
之前在看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时候就已经心潮澎湃,这是一个崛起的中国,日新月异的中国。李克强总理的政府报告,更是让我感慨。过去五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在就业、医疗、教育、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必须的成就,提出的未来目标和工作重点中更是有许多的民生热点问题,这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政府。新政策,新起点,新征程!
透过这天观看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我为我国不断繁荣昌盛而自豪。这五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社会的各个方方面面都一路高歌,不断发展,中国正在和平崛起。总会不自觉地想起周恩来总理的squo;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squo;,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当今新时代的弄潮儿,我们更应以身作则,奋发图强。国歌响起时,众人起立,屏幕外的我都不由得庄严肃穆,这就是国的力量,我为自己身在中国而感到骄傲!
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8
细读202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出现最多的是两个词,一是发展,二是改革。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带改革,这依然是硬道理硬任务。
进入新常态,关于要不要发展、该如何发展,有些人是存在误区的:一种是gdp虚无论,认为生产总值不再重要了,甚至不要gdp了;一种是换挡焦虑症,原来的增长方式不灵了,又要治污治霾,又要保持增长,忧心忡忡不会发展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根本要靠发展,发展必须有合理的增长速度。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论英雄,不等于不要生产总值;不再追求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不是不要增长。换言之,不唯gdp,绝不等于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从现实需求来看,实现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十三五时期全国经济增速保持一定的增长是基本要求。就拿今年来看,gdp目标从去年的7.5%调整至7%左右,但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目标没变,7%左右的gdp增速也是完成就业目标的保障。因此,在经济换挡过程中,增速不再是惟一绩效指标,并不是单纯地降低速度,而是要通过降速来实现优质增长,也就是经济换挡不失速。
当然,正如有学者说,基数越大增长越难,现在跟15年前不一样,那时候增长10%也没多少钱,现在增加7%也是不容易的。对于新常态,认识不易,适应艰难,引领更难。在产能过剩、高能耗约束的背景下,如何从粗放发展到精细发展,如何通过转型切换增长动力,如何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考验着我们的能力和担当。
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根本出路在改革。以榆林为例,作为能源型城市,资源价格下跌带来了很大挑战,也促使我们加快改革步伐,着力构建新常态下的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实现了煤炭产业产销两旺;实施了一批大型资源深度转化项目,实现了转型升级逆势而上。2021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榆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5.74亿元,在全国能源城市中名列前茅。
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根本保障在作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批评的为官不为现象,在基层确实不同程度存在,是造成经济政策难落地、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重要因素。治理为官不为,既需要思想觉悟,更需要制度跟进。除了简政放权,更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好两只手的作用,打造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导干部为官不为的责任。
2021年春节前夕,在陕西考察调研时,提出了五个扎实的要求,强调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我们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以不惧任何风险的勇气,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努力在推进四个全面的过程中,让我们的干部有更多存在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