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数学100板教案通用5篇

时间:2023-10-04 11:04:16 分类:方案大全

只有依据教学进度写出的教案才是有意义的,大家在制定教案时需要先进行课堂的回顾,下面是58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蒙氏数学100板教案通用5篇,感谢您的参阅。

蒙氏数学100板教案通用5篇

蒙氏数学100板教案篇1

第八单元确定位置

课题:练习十五第1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在具体的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方法。

2、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3、在练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和数对有关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100~103页“练习十五”习题。

1、第2题。

这道题在巩固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时,引导学生对表示同一列和同一行瓷砖位置的数对进行观察和分析。

让学生认识到:表示同一列瓷砖位置的数对第一个数都相同;表示同一行瓷砖位置的数对第二个数都相同。

2、第3题。

这道题红花位置的排列规律是开放的,如这些红花的位置都在偶数列,第2到第6行之间;这些红花的排列是对称的,第6列或第4行可看作对称轴;这些红花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案,中心在(6,4)……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能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充分展开。

练习时,先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红花的位置;再让学生说说红花位置的排列规律。

3、第5题。

(1)课件出示第5题平面图。

让学生看图,用数对表示实验小学和文化馆的位置。

(2)提问:图上(6,2)和(2,6)表示的位置相同吗?

(3)小明从实验小学到文化馆,要向东走几格,再向北走几格?他从实验小学到电影院可以怎样走?

4、第6题。

这道题是根据数对来画路线。画路线时先在方格纸上描出点,再连线,连线时要按题目要求的顺序来连。

小乐从家到学校的路线有许多种画法,可以让学生先在图中画出一条路线,再描出相应的点,最后用数对表示出这些点所在的位置。

三、综合练习

1、第7题。

第(1)题,让学生先说一说每个年级二班信箱的位置,再用数对表示出来。

第(2)题,这道题出现的数对是(△,4),列数用符号表示,不能确定是第几列,只能确定都在第4行,所以王洁是四年级的学生。

第(3)题,这道题出现的数对是(4,○),行数用符号表示,不能确定是第几行,只能确定都在第4列,因此可能是四班的。

2、第10题。

(1)组织学生观察国际象棋棋盘的示意图,说说是怎样记录棋子位置的。

(2)学生独立记录棋盘上“黑王、黑车、白兵”的位置。

(3)观察思考“c6

教学内容:

根据测量的有关内容,自行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步测、目测等测量方法,了解光侧、影测、绳测等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2、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4、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卷尺、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并且知道了它们大概的长度,那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实际测量。在进行测量前,我们要了解哪些测量知识呢?例如:测量工具、测量单位、测量对象、测量方法等等。

(学生提到了进行测量的时候,要使用尺子,记录测量结果的时候要用到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

二、活动程序

1、准备活动:展示人们测量一些建筑物的课件。

2、布置活动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测量的相关知识,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实际生活,选择一个你想测量的对象,选用适当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测量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2)每小组要在活动卡片上做好记录。

3、提供给学生“实际测量活动”卡片。

卡片上记录了关于测量内容和测量方法的一些建议,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测量对象和测量方法,填好上面的表格。

4、活动开始

每个小组选择1—2个测量对象进行实际测量,小组内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不同测量方法的优缺点。

全班交流总结:首先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对测量结果进行汇报。其次每个小组发言之后,其他小组进行评议。鼓励学生指出发言小组的不足与错误,并给予补充或更正。最后,教师针对全班的汇报结果进行总结。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实际测量的方法,我们要注意这些方法的实用性和合理性。在遇到实际测量问题时,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简单、巧妙地解决实际问题。

升和毫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容量和升。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以往教材中是安排在认识体积之后学习的,但在学生的生活中已被广泛运用,学生具有一定的感知。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能力目标:增强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情感目标: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操作法

教学组织形式

4人小组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容量:

1.出示两个茶杯: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杯子里盛水多?

3.说明:哪一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

4.出示两个水壶:

5.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如果学生是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样来证实)

6.你说举举例子来比较容量的大小吗?(如家中的热水壶跟水瓶比较)

7.请同学们观察在这个水壶中盛了多少水?

8.想一想,你能说出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

9.我们可以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10.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11.谁来说一说,这壶水有几杯?

12.同学们说的都不太一样,大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你能知道这壶水的容量吗?

13.因此,人们就给容量定出了统一的单位。

二、认识升:

1.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

2.请同学们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

用的是什么单位?

3.指名两小组回答最大的容量和最小的容量。(板书:升或l)如果有毫升则向学生说明下面再来学习。(板书完整课题)

4.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升是容量的单位之一,那么,你认为1升有多少呢?小组交流一下。

5.要想科学的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6.现在,老师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什么?

7.板书: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1.实物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一幅图

2.图上的3个容器,哪个容量最小,最个容量最大?你有什么好办法比较吗?

3.指名生上台操作。

想想做做2

1.请每个小组将准备的杯子拿出来,先估计一下,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

2.接下来,请每个小组像刚才一样实验一下,你估计对吗?

3.指各两小组回答:你们是怎样做的?

想想做做3

1.指名读题。

2.指名口答。

想想做做4

你能估计出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吗?说说你的理由。

认识毫升(1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已能正确的认识容量的含义和升这个容量单位,同时,通过生活实际,一部分学生

已知道毫升这个单位,但对毫升具体含义以及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不是很了解。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践法

教学组织形式

2人小组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毫升:

1.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根据同学们的了解,在一般的容器上,除了用升做单位之外,还用什么做单位?

2.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升”

(板书课题:毫升)

3.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4.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

5.可见,毫升是在讲师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板书:ml,ml)

6.师拿出装有1毫升水的量杯。这个量杯里的水大约是1毫升,谁来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7.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8.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二、升与毫升的进率:

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

(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

3.通过实验,请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1.指名读题后指名口答。全班集体订正。

2.再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在小组里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想想做做3

1.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饮料的容量。

2.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为什么?

想想做做4

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指名:为什么20xx毫升是2升?

想想做做2、5课前完成,课上汇报结果。

四、你知道吗?

生自由阅读后交流感想。

教学反思

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应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能力目标

学习用类比、迁移的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学生在探究、讨论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自评、互评、师评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经历试商方法的探索过程,在理解算理的前提下熟练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

(1)697是由()个百()个十()个一组成,697是由()个十()个一组成。

(2)524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612呢?

小结:同一个数,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来表示,就有不同的看法。

2.问题情境一。

同学们,最近市二小正在开展“经言、名言”诵读活动,何老师也参加了这项活动,还去书店买了一本《名言集》有612页,老师想9天看完,请大家帮忙算一算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出示)

(1)读题。请同学们自己读题。

(2)独立完成。会计算吗?谁想在黑板上做?(指名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3)订正。采访板演生。为什么要用除法做?板演生讲计算过程。

请同桌互相检查。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谁来说一说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怎样计算呢?生回答。

师小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我们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就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上,商就写在那一位上。这节课就用同学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研究新知识。

二、探究新知。

1.

(1)出示问题情境二。

(出示)要往灾区运送250袋大米。

(2)指名读题,并让同学们观察图上的信息,了解到每辆车能装50袋。

(3)提数学问题,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答后(出示):需要几辆车才能一次运完?

(4)读题。请大家一起读题。怎样列式?

250÷50为什么用除法做?

(5)比较算式250÷5和250÷50有什么不同?

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

2、独立探究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怎样计算呢?请大家结合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想一想,计算250÷50,你怎样试商。老师相信凭着大家的聪明,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好,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遇到困难时,可以问同桌,也可以问好朋友,更别忘了老师也在你身边。

(2)巡视,指名板演。

(3)板演生讲解计算过程。(多媒体演示)

(4)订正,自评。请大家对照屏幕自己检查。做对的同学表扬一下自己。

三、看书质疑。

刚才同学们通过独立思考,动手尝试,解决了250÷50,非常了不起。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不过在看书时,老师有个要求。(出示)

蒙氏数学100板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们领略数学隐藏在生活中的迷人之处;

2、培养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方法:

启发探索、小游戏

教具安排:

多媒体、剪纸、小剪刀三把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从小学到现在我们都在跟数学打交道,能说说大家对数学的感受吗?

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不管以前你们喜不喜欢数学,但老师要告诉大家,其实数学很有趣,它不仅出现在我们的课本,更隐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只要我们仔细探究,就会发现它在我们的周围闪着迷人的光,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喜欢数学,与数学成为好朋友,好好领略好朋友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事不宜迟,现在我们马上开始我们的数学探究之旅。首先,我们来玩个小游戏:

请大家拿出笔和纸,根据下面的步骤来操作,你会有惊人的发现。(ppt演示)

[1]首先,随意挑一个数字(0、1、2、3、4、5、6、7)

[2]把这个数字乘上2

[3]然后加上5

[4]再乘以50

[5]如果你今年的生日已经过了,把得到的数目加上1759;如果还没过,加1758

[6]最后一个步骤,用这个数目减去你出生的那一年(公元的)

师:发现了什么?第一个数字是不是你一开始选择的数字呢?那接下来的两个呢?如无意外,就是你的年龄了。是不是很有趣呢?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课后大家仔细想想自然就明白啦,这就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了。接下来我们来尝试帮助格尼斯堡的居民解决下面的问题(ppt演示):格尼斯堡建造在普蕾尔河岸上。7座桥连接着两个岛和河岸,如图所示:

网路图

居民们的一项普遍爱好是尝试在一次行走中跨过所有的7座桥而不

重复经过任何一座桥。同学们,你们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想法吗?拿出纸和笔设计的路线。

学生思考设计。

师:同学们行吗?事实上,著名数学家欧拉已经证明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可是这是为什么呢?别急,我们继续看下去。

1944年的空袭,毁坏了大多数的旧桥,格尼斯堡在河上重新建了5座桥,如图:

b

现在请同学们再尝试一下,在一次行走中跨过所有的5座桥而不重复经过任何一座桥。

学生思考。

师:同学们,这次行得通了吧?那么为什么呢?有没有同学可以说一下他的想法?

其实,我们的欧拉大师经过研究大量类似的网络,证明了这样的事实(ppt演示):要走完一条路线而其中每一段行程只许经过一次,只有当奇数结点的数目是0或2时才是有可能的,在其他情况下,如果不走回头路,就不能历遍整个网络。

他还发现:如果有两个奇结点,那么经过整个路线的形成必须从一个

奇结点开始,到另一个奇结点结束。

师: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的?第一个图奇结点的个数为3,第二个图奇结点的个数减少到2个了,看来真的是这样的。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在练习本上解决这个问题:(ppt演示)

下面是一幅农场的大门的图。如果笔不离纸,又不重复经过任一条线,有没有可能画成它?

学生思考讨论。

师:我们看到它的奇结点个数为4,由欧拉的证明我们知道不能一笔画成。

那如果农场主将门的形状做成这样呢?(PPT演示)

学生尝试。

师:是不是可以啦,为什么呢?

生:奇结点个数为2.

师:这种不用走回头路而历遍整条线路的情况,不仅仅具有趣味性,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实用性,比如,我们的邮递员和煤气抄表员,不走回头路意味着可以节省很多宝贵的时间。看来,数学并不像

某些时候想的那样没什么用处了吧?

下面我们继续我们的奥秘之类吧。

今天我们班有同学生日吗?如果你生日,爸爸妈妈给你买了一个正方形的蛋糕,你要把它切成不同形状的平均大小的7块,怎么切?能行吗?尝试一下。

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把正方形的周边(即周长)分成7个等长,定出蛋糕的中心,从周边划分等长的标记切向中电,(如图所示)即可。

为什么呢?这里我们用到三角形等高等底面积相等的性质。

吃完了蛋糕,我们来观赏一下百合花。(PPT演示):

一个乡村的池塘里种了美丽的百合花,百合花生长得很快,使它们覆盖的面积每天增加一倍。30天后,长满了整个池塘,那么池塘只被百合花覆盖一半时是多少天呢?同学们,你知道吗?

学生讨论。

师:答案是29天,多么神奇,是吧?潜意识里我们很难接受答案就是29天,只与30天差一天。但用数学我们很容易很清楚地知道是29天,奥秘就在“它们覆盖的面积每天增加一倍”这句话里面。你看,数学是多么聪慧、多么神奇的家伙!

其实,除了以上我们看到的一些有趣的数学影子外,我们的日常生

蒙氏数学100板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2、不断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

3、培养学生的认真审题和细心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算理,熟练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用具:卡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口算:27+942+2899-6613+318+54

45-2747-962-1754+4496-52

二、竖式计算:

1、3890573791

-27-46-49+63-18

2、85-58=44-27=80-25=64-9=78-29=

三、列式解答

1、练习7第4题:看懂图意,列式

2、连线:5题a、出示图画

b、说明题意

c、独立连线

d、集体订正

3、列式解答:6题说说图意,列出算式,说出怎样想?

四、课堂质疑

课后回顾:

第10课时练习

教学目标:1、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2、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提高计算水平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水平

教具准备: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一、口算

12-931-436-827-825-772-815-926-7

让学生说说这些题的特点。

让学生说一说在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笔算

49-18=93-46=38-19=72-33=

先让学生看一看这些题有什么特点?

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找同学板演,其他本上做,最后集体订正。

三、看图列式

1、书架上原有64本书,借走36本,还剩多少本?

2、书架上原有64本书,借走一些,还剩28本,借走多少本?

3、书架上有一些书,借走36本,还剩28本,原来有多少本?

四、填上〈〉或=

25+36○36+2540-15○40-16

42-34○43-3457+27○57+29

五、游戏:

1、算出水果上两个数的和与差

2、动脑筋填数

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要认真仔细才能计算出正确结果。

板书设计:

练习

教学回顾:

蒙氏数学100板教案篇4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30-p31

课题:节日广场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情景,培养学生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 继续学习体会从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不同的形状,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

教学重点: 乘法知识的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全面观察,收集信息,发现并提出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到节日广场去。那里现在是一片欢腾的景象。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啊?(投影出示节日广场图)大家看,现在的广场上是不是很热闹呀?

二、问题探究

2 说说图上的内容,体会祖国的美好。

师:在广场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生:图上有一群人在跳舞,旁边还有许多人在观看表演。

师:演出一定很精彩,我们也去瞧瞧。图上还画了什么?

生:广场上有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气球。

3 提出乘法问题。

(1)明确要求。

师:我们来侃侃智慧老人给我们提出什么要求。你能提出哪些才问题?(注意:你提出的问题必须要用什么方法来求?)

(2)独立观察画面,思考,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

(3)集体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将本小组的问题提出来,指名某位同学来回答。

生:请问共有多少人在跳舞?

生:共有15人。3×5=15(人)

生:广场上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生:由2个气球。每束8个,共4束。8×4=32(个)

生:大的花有几朵?

生:四八三十二,工32朵。

生:小的花有几朵?

生:工12朵。可以看作2个4盆,也可以看作4个2湓。

生:看表演的共有多少人?

生:5×2=10(人),共10人。

生:照相的有几人?

生:4×3=12人。

学生可能会提出其他问题,只要是对的,都要予以肯定。

三、体验感悟

1 出示画面。

2 说说图上都有谁?在干什么?分别在什么位置?

生:一群少先队员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向烈士纪念碑行队礼。

师:是的。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今天幸福的生活值得我们尊敬和纪念。同学们,请注意,队伍里面有一个我们熟悉的名字。

生:是淘气,他也在纪念碑前面。

生:图上还有小狗,它蹲在纪念碑的右侧。

生:上面飞来一只小鸟。

四、实践应用

1、学生观察图,发挥想象力,想想谁看到了哪幅图?连一连。

2、学生独立思考,动手连。

3、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说小狗、小鸟、淘气分别站在哪一面,看到的纪念碑是什么样子的?

五、小结

今天,我们跟着陶气到了“节日广场”,参加了“庆祝活动”和“悼念活动”,所到之处,都有许多的数学问题,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22页

板书设计

节日广场

3×5=15(人)

8×4=32(个)

5×2=10(人)

蒙氏数学100板教案篇5

设计意图

户外活动对孩子们有着浓厚的兴趣,乐此不疲,为充分发挥体育活动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满足幼儿多种发展的需要,于是抓住了这一教育契机,设计了此次大班体育《跑圆圈》活动。为全面锻炼幼儿肌体,均衡发展幼儿动作。

活动目标:

1、学习身体左侧向弯道内倾斜快跑的动作技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2、通过左手臂的彩绳提示、自身探索、同伴学习、竞赛游戏,初步练习弯道跑的动作。

3、增强集体荣誉感,体验竞赛游戏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4个火炬,口哨,左臂的标记(红黄蓝绿彩带),起点箭头标记,主火炬台。

2、背景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出去郊游吧!(音乐声中,老师带着孩子们做矮人走、高人跑的游戏。)

二、基本部分

1、请一个能干的幼儿沿着圆圈跑,其他幼儿观察该幼儿的身体动作。(跑一圈便步走,调整呼吸)

2、谈谈“你在弯道上怎样跑的?身体和平时直线跑有什么不同?”——幼儿进行讨论,教师小结。

3、教师示范弯道上跑动作,强调身体左侧向弯道内倾斜快跑。

4、按照老师的方法,请幼儿练习体验在弯道跑的动作。

5、幼儿集合,教师提出个别幼儿在弯道上跑时会离线的问题,组织幼儿探讨。

6、个别再次幼儿示范。(集体后退两步,个别幼儿示范)同时教师小结:身体向左倾斜跑,脚靠近线。

7、幼儿分男女生在圆上进行追逐跑练习,强调外道超越的规则,激发幼儿超越意识。

8、幼儿自己的圆圈上进行练习。

三、游戏——圆上接力赛

1、每组第一个小朋友先跑,跑一圈回到原位,与第二个拍手,站在队伍的最后。第二个小朋友再跑,直到全部跑完把手举高向老师示意。

2、教师小结游戏情况。导入游戏情境:我们幼儿园即将举行第二届运会,我们都是小小火炬手,来传递火炬,最后一名火炬手跑完后,将火炬高高举起。

3、竞赛游戏:“圆上接力跑”,传递火炬。(最后一名火炬手将火炬插入主火炬台上)

四、结束部分

教师:我们完成了传递火炬的任务,一起来放松一下吧!(全体幼儿边走边捶臂捶腿,随乐和同伴一起放松。)

教学反思

大班幼儿身心发展比较稳定,正是活动能力迅速发展时期,对各项动作能够建立很好的条件反射,可以进行较复杂的动作练习,本次活动,让幼儿自己探索活动的动作,方式比较开放。幼儿们在游戏中不但学到知识,还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增加了幼儿之间的友情。这类游戏很受幼儿喜爱,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既掌握了基本动作,达到了锻炼效果,又发展了幼儿动作的想象力。

体育活动对幼儿体质的提高必须通过一定量的体育锻炼才能实现,教师必须注意保证幼儿体育活动的强度与密度。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很大的收获。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游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认真钻研教材,带给幼儿更多精彩的游戏。

《蒙氏数学100板教案通用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