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类教案优质6篇
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案在书写中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反馈,以下是5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音乐类教案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音乐类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2、能用连音和断顿的声音演唱三拍子歌曲。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flash课件、曲谱、丰富幼儿已有经验,理解有关年轮方面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教师边画边讲一个关于“大叔年轮”的故事,让幼儿形象地理解年轮的意义。
二、理解歌词。
1、幼儿安静倾听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
2、启发幼儿说出歌曲的名称和内容。
3、教师范唱,重点让幼儿感受连音和顿音的演唱方法。
三、迁移模仿。
1、总结第一段演唱特点。
2、听出第二段歌词内容,认读歌词内容
3、幼儿轻声跟唱
四、创编动作,完整表演。
五、教育幼儿爱护森林。
你知道大树桩是怎么来的吗?教育幼儿每伐一颗树就要种一棵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活动反思:
(1)活动的重点不够突出,学习顿音和连音的演唱方式时应尝试用多种方式练习,如听钢琴弹奏、教师唱前半句,教师唱后半句等更容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活动目标。
(2)环节安排不够合理,第四个环节完全可以不要,应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练习顿音和连音的唱法。
(3)顿音的唱法教师的讲解有争议,“像被人吓了一跳一样跳跃着唱”不太合适。
(4)歌谱教师没有充分利用。
在以后的活动中,教师要紧紧围绕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环节清晰明了,充分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让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充分得到提高。
幼儿音乐类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感受三拍子节拍特点,掌握渐强渐弱的唱法。
2.能根据乐曲的节奏及冬天里的情景创编歌词。
3.体会冬天美的情趣。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
1.,配套磁带、录音机。
知识准备:
1.事先对冬天有初步的观察和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三拍子节拍特点,掌握渐强渐弱的唱法。
难点:根据乐曲的节奏及冬天里的情景创编歌词。
教学方法与手段:
练习法,整首教唱法等。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出课题。
师:在冬天里你听到了什么?请小朋友听听是什么声音?风吹的声音是怎样的?
二、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幼儿欣赏,熟悉旋律。
1.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觉得风都是不一样的,那听老师来唱一唱这首歌曲,你们来听听看这里的风是什么样的。
师:歌曲里唱的是听到了什么?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谁愿意来模仿一下。
2.带领幼儿边念歌词边拍三拍子节奏,理解强弱关系。师:孩子们刚刚我们模仿的很好,那你们刚刚唱出了歌词,可是你们感觉到了吗,他其实是三拍子的歌曲,如果你们没有感觉到,那我们也可以在老师唱的时候用小手来拍一拍,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三、幼儿学唱歌曲,重点掌握渐强渐弱的唱法。
1.师生轮流唱,最后一句齐唱。
师:刚刚我们已经把歌词给记住了,而且拍子也掌握的很到位了,我们一起为自己鼓鼓掌,那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来唱这首歌曲吧,可以怎么唱?谁愿意来出出主意?孩子们的想法课真多啊,那我们这次就师生轮流唱,最后一句齐唱,你们说好不好。
2.男女分组轮流唱,最后一句齐唱。
师:刚刚老师和宝宝们合作的真棒呢,那我们男女宝宝间有没有这个默契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不好。
四、启发幼儿结合冬季特征创编歌词。
1.全体幼儿唱创编的内容。
师:在冬天里我们还会听见什么?请你们用自己听到的声音创编在歌词中,并且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冬季的特征,把发现的内容创编到歌曲中。师:孩子们今天表现的都很不错哦,可是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事物我们没有发现,所以我们以后还要多多的进行观察,将自己听到的事物再次创编到歌曲中,让我们的歌曲更丰富。
幼儿音乐类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秧歌步跳绸带舞,表现绸带舞欢乐、热烈的气氛,基本做到舞蹈动作协调、合拍。
2、借助儿歌,初步掌握秧歌十字步的动作。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人手两根绸带,录音机、磁带, 巧虎布偶一个,巧虎笑脸小贴纸若干、老师扮巧虎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巧虎手偶,与小朋友打招呼。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巧虎。很高兴见到你们,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唱唱跳跳吧!
一、复习唱游《巧虎之歌》
二、学习韵律活动:《拥军秧歌》
今天巧虎我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礼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示磁带:这里面会是什么呢?竖起小耳朵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地听一听。
2、欣赏《拥军秧歌》音乐一遍。
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怎样?(很热闹、高兴)
我还会听着这段音乐跳舞呢!你们想看吗?(想)
三、学习舞步:秧歌十字步
(1)巧虎示范舞步:左脚向前跨一步,右脚向前交叉,左脚再向后分开踏一步,右脚向后收回。
(2)这种舞步叫做“秧歌十字步”,你们想不想也来跳一跳?(想)
四、幼儿学跳秧歌十字步
(1)组织幼儿站在凳子前面跟着老师的儿歌进行练习(向前交叉,向后分开)
(2)教师提出舞步姿态要求:脚跨出时要轻,两手在身体两侧自由摆动。
(3)组织幼儿分组反复练习。(熟练后听着巧虎哼的音乐有节奏地跳秧歌十字步)
(4)巧虎哼音乐,幼儿拿着绸带练习跳秧歌十字步
(5)听录音机里的音乐练习跳秧歌十字步
五、幼儿表演
请舞步动作优美的小朋友到台前来进行表演,其他幼儿欣赏,并评选出姿态最优美的.幼儿进行奖励。
小百科:《拥军秧歌》也称《拥军花鼓》或《拥护八路军》,是一首陕北民歌。该歌曲表达了陕北人民对八路军和朱总司令的拥护和爱戴。表达了对对八路军以及朱德总司令发起的南泥湾等大生产运动的赞颂。
幼儿音乐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会模仿动作并能躲避追逐
重点难点:
会模仿动作并能躲避追逐
活动准备:
1.cd《一只小老鼠》
2.宽敞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先慢慢地念一遍歌词,并配合做动作,表情要夸张,请宝宝欣赏。
二、边唱歌曲边做动作,鼓励宝宝跟着一起模仿小老鼠和老猫的动作。
三、播放cd,请配班老师扮演老鼠妈妈,老师扮演老猫,边唱歌曲边玩老猫抓老鼠的游戏。
1.开始几遍可以不抓住“小老鼠”,待宝宝熟悉游戏的玩法后再抓住他们。
2.注意变换从不同的方向抓小老鼠,如慢慢走、停下来、快跑等,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四、带着宝宝做放松活动。
师:小老鼠跑得好快,老猫抓不到,要回家休息了。小老鼠也该回家啦!
幼儿音乐类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其欢快活泼的情绪,学期舞蹈“大中国”。
2、创编不同方位的挥舞彩带的动作,能按照音乐的节奏表演。
3、注意自己的彩条布与同伴的相互缠绕。
活动准备:
1、音乐cd或磁带,录音机。
2、电视机。
3、幼儿人手两根红色的绸带。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舞蹈《大中国》感受乐曲的风格。
1、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受?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2、让幼儿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大中国》。
二、教师出示彩条,幼儿场边挥舞彩条的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彩条挥舞动作。
教师:“这是什么呀?你们觉得用彩条可以怎么跟着音乐跳舞呢?”
2、教师示范表演舞蹈,幼儿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师:“你们仔细看老师跳的舞蹈中用了哪些动作?
三、初步学习舞蹈动作,感受乐曲的旋律。
1、幼儿学习踏点步,加上手臂的动作,并随音乐练习。
2、教师哼唱音乐,带幼儿随音乐学习有节奏的颤摇手腕和挥动彩带的动作。
四、幼儿创编不同方位挥舞彩条的'动作。
1、教师:彩条可以除了从上到下挥舞,还可以怎么挥舞呢?幼儿集体创编,教师反馈个别幼儿的动作。
2、教师采取四个不同方位的动作,大家随音乐集体练习。
五、红绸缎《大中国》。
教师带领幼儿人手拿两根红色的绸缎,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空地方,随着欢快的音乐完整地表演红绸缎《大中国》。
幼儿音乐类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通过探索、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录音机,音乐磁带
2、电脑,各种声音的录音
3、探索声音所需材料:饮料瓶(有空瓶,有装沙子、黄豆的);筷子(有单根,有成捆的);三角铁棍,水彩笔
活动流程:
谜语(耳朵)—听音乐—探索身体发出的声音—分组探索各种物体产生的声音—为音乐伴奏—延伸
活动过程:
一、 谜语耳朵: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你也有我也有,没它什么也听不见。
提问:耳朵有什么用?
二、 听音乐
1、 请小朋友听听,是什么声音?
2、 幼儿回答所听到的声音
三、 探索身体发出的声音
1、 教师拍手,然后问幼儿: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并请幼儿集体模仿一遍。
2、 幼儿探索自己的身体哪部分能发出声音,并示范
3、 集体模仿示范的幼儿
四、 分组探索各种物体产生的声音
1、 把准备好的东西分组发给幼儿,自由探索
2、 各组找幼儿示范自己探索的结果
3、 集体模仿
4、 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五、 为音乐伴奏
大家分别用自己手里的.物品按教师的指挥,为歌曲《春天在哪里》配节奏
六、 延伸
教师小结:声音就是物体震动后产生的,生活中离不开声音,但也不能制造噪音。启发孩子寻找大自然中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