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音小声音教案模板6篇
撰写教案是教师备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充分考虑学生特点的教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58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声音小声音教案模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声音小声音教案篇1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l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l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l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 过程与方法
l 通过观察与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l 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l 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二、 设计思想
以从生活走向物理,努力构建合作、探究的课堂文化为基本指导思想。导入上紧扣书中彩图,以大象间是如何交流的?作引入,展开部分以探究为主要体系,构建课堂双主体。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和观察以及教师演示,使学生从多角度明白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三、 教具准备
音叉、小槌、橡皮筋、玻璃钟罩、抽气机、收录机。
四、 教学过程设计
让学生看p10大象的图,让学生思考,讨论:
1、 关于大象你了解多少?(大小、种类、生活习性等)
2、 你认为大象之间如何进行交流?
阅读p11文字。学生讨论:猜测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中的声音指的是什么声?
3、 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能产生人类听不到的声吗?
4、 你知道哪些动物能听到人类听不到的声吗?
这些问题学过这一章后就可以解决了。
用收录机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引出课题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一]、声的产生
(探究)让学生自己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
(演示)敲响音叉,观察发声的音叉。
张紧的橡皮筋,用手指拨动,使其发声。
观察课本p12四张图。
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总结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想想议议)观察p13插图,教师介绍:
蝉是通过腹部的发声器官发出声音。只有雄蝉才会鸣叫,因为雄蝉腹部有发音器官,而雌蝉没有,在腹部只有接收声音的器官。
[二]、声音的传播
(探究)声怎样从发生的物体传播到远处?
声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
1、 把两张课桌紧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
2、 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再试一试。
(这里也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制作土电话,实验方法如上。)
总结: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演示)将一只小电铃放在玻璃钟罩里,接通电源,然后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最后停止抽气,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钟罩内,请学生观察现象。
总结: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问: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教师稍作介绍(以水波作比较),略)
总结: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想想议议)请学生设计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小实验。或找出事实来支持你的说法。
例:(1)人潜入水中后仍能听见岸上的讲话声;(2)鱼在水中可以感受到岸上风吹草动。
总结: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
小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以上通过自己探究固体传声,教师演示气体传声,学生设计液体传声,使学生明白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三]、声速
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例如:雷声、回声等,田径比赛时,在远处先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后听到枪的声音,也是很好的例子。
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学生阅读p15小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
总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速度是340米/秒。
本课小结:略
五、 课后探究与实践
1、给你以下器材:秒表一个、听诊器一套、塑料保鲜袋一个、大烧杯一只和一些水。你能设计一个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实验吗?说出你的方法并动手试一试。
2、动手实验:
?器材】火柴盒、尺子和棉线1米左右.
?步骤】
(1).把棉线的一端穿进火柴盒,连在盒内的火柴杆上,另一端拴在尺子上,如图1.
(2).一位同学手拿火柴盒紧贴在耳朵上,同时堵住另一只耳朵;另一同学用手指甲在靠近拴线的尺子一端划动,这时把火柴盒贴在耳朵上的同学将会听到______,它是由______产生的,同时观察一下拉紧的棉线,发现______,这说明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到这位同学耳朵里.分析声音由声源(振动的刻度尺)传到这位同学耳朵里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法并实际测量。
大声音小声音教案篇2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
2、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实验操作技能,能初步学会有目的地观察。
2、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
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
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学习重点
声音产生的原理;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学习难点
探究物体传声实验;估测声速。
教具与媒体
鼓一只,吉他一把,纸屑若干,钟罩一只,抽气机一台,闹铃一只,气球一只。
学生合作组器材:纸片、绷有橡皮筋的空盒子、音叉(包括小锤和音箱)、梳子、树叶的叶片、一个玻璃缸(里面盛有水),几块石头。
教学程序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依据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事先录制好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某些声音。例如:电铃声,钢琴曲片段,工厂烧电焊声,丛林中的鸟语,夏日的蝉声,瀑布声等。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听出刚才都是什么声音?是哪些物体在发出声音?(同学回答)
教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研究自然界中声音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自己想知道有关声音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依照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总结出4个,然后逐个进行探究。这个活动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探究性活动──小结──验证──事例交流。
(一)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1、先观看有关的视频(什么是声现象)。
2、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介绍桌上的器材,特别是音叉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请体会感觉。
思考:(1)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2)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3、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
问题:是不是物体发声就一定在振动?
演示:击鼓。鼓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能否让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从上述事例中你能否总结出一种“验证难以觉察的物体些运动”的方法?
观看视频资料(奇妙的现象)
小结:在以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物体发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
(二)声音传播的探究性活动
1、提出问题:我的讲课声是怎样传到你的耳朵的'?
2、空气是气体,那么液体能传播声音吗?
3、固体是不是也能传播声音呢?
实验:在一个玻璃缸内盛有水,手拿两块石头在水中撞击,在外面也能听到撞击声。(或把一个正在广播的收音机用塑料袋装起来,用细线吊着放入水的水槽中,照样也能听到收音机的声音)
结论: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他们都是能够传声的介质。
4、引导学生做些小实验。
桌子的传声实验:将耳朵紧贴桌面,另一同学在桌子的另一端敲击或摩擦,会听到清晰的声音。
5、观看视频(声音的传播)
声波:声音向外传播时形成的波(与水波相似)
6、真空能是能传播声音呢?
让学生观看真空罩实验的录像。
思考问题: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如何进行交流呢?
(三)声速
1、提出问题: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2、生活实例:距离不同的两个喇叭,我们听起来的声音是不同的,总感觉近处发声早。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找出传播最快的、最慢的传声介质,并总结出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声速小于液体的声速,液体的声速小于固体的声速。
4、记住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5、测声速
我们利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不同,如果我们能够测出其时间差,就可以计算出声音在这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了。
能听出。
学生: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我们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3、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人耳的?
4、为什么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却很难听?
学生动手做实验
师生共同活动
让学生回答感受
观看视频
通过空气
让学生举一些固体、液体能传声的生活实例
大声音小声音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聆听各种声音,学习象声词“叮铃铃”“轰隆隆”等。
2、愿意和老师一起进行探索。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小乐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猫图片
t::宝宝看,这是谁?小猫咪怎么叫的啊?我们来听听看,是不是这样叫的。(播放猫叫声)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边用动作学小猫边又节奏地念儿歌“小猫小猫喵喵”。
二、听动物声音,幼儿进行模仿
1、播放小狗叫
t:听,谁也来了?小狗怎么叫的?(让幼儿自由学)看看你们猜的对不对。(出示小狗图片)呀,真棒,你们的小耳朵真灵。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师边用动作学小狗边念儿歌“小狗小狗汪汪”。
2、播放小鸭叫
t:听,还有谁来了?小鸭怎么叫的?看看是不是小鸭(出示小鸭图片)你们又猜对了,真厉害,赶快为自己鼓鼓掌!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边用动作学小鸭边念儿歌“小鸭小鸭嘎嘎”。
3、播放小羊叫
t:听,又有谁来了?小羊怎么叫的?看看是不是小羊(出示小羊图片)哇,宝宝的小耳朵真灵。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边用动作学小羊边念儿歌“小羊小羊咩咩”。
4、小结(出示动物类综合图片)
t:宝宝的耳朵真正灵,听,小猫小猫喵喵,小狗小狗汪汪,小鸭小鸭嘎嘎,小羊小羊咩咩。
三、听生活中的声音。
t:刚刚宝宝的小耳朵真灵,听出了许多声音。现在我们再来听听生活中还有什么声音。
1、播放电话声
t:这是什么声音?你打过电话吗?电话铃响起时会发出什么声音?丰富“叮铃铃”。我们一起来打打电话吧!
师作打电话状,带幼儿念儿歌“电话声,叮铃铃”(反复两三次)。
2、播放打雷声
t:听,这又是什么声音?天空怎么了?打雷时发出什么声音?(丰富“轰隆隆”)我们一起来学学?
师带幼儿念儿歌“打雷声,轰隆隆”
3、播放下雨声
t:呀,打雷了,天空中马上下起什么了啊?下大雨时会发出声音啊?(丰富“哗哗哗”)我们一起来学学?
师作下雨状带幼儿念儿歌“下雨声,哗哗哗”
4、拍手声
t:雷声过了,雨也停了,太阳公公又出来了,宝宝开心吗?恩,宝宝开心时会怎么样?(播放拍手声)这是什么声音呀?哦,又能出去玩了,大家都在开心地拍手呢。拍手时发出什么声音?(丰富“啪啪啪”)
师拍手带幼儿念儿歌“拍手声,啪啪啪”
5、小结(出示生活类综合图片)
t:宝宝的耳朵真正灵,听,电话声,叮铃铃;打雷声,轰隆隆;下雨声,哗哗哗;拍手声,啪啪啪。
四、幼儿玩乐器,听声音
1、出示小乐器
t:听到这么多有趣的声音,乐器宝宝也忍不住想来玩了。你们想和它一起玩吗?告诉你,小乐器也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呢!
2、幼儿每人选一个乐器,自由玩
3、师抱紧铃鼓,让幼儿安静,告诉幼儿噪音的坏处
t:呀,吵死了吵死了,我的铃鼓宝宝耳朵受不了。我们赶紧把乐器抱好,让它休息一下。刚刚这么吵的声音你觉得好听吗?我们的耳朵受得了吗?对,吵吵的噪音会让不不舒服。那我们来让小乐器发出轻轻的好听的声音好吗?
五、离场活动,师敲铃鼓带幼儿有节奏地念儿歌拍乐器
t:“小猫小猫喵喵……”宝宝起立,我们带上小乐器去念给外面的宝宝听吧!
教学反思:
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积极性,加强游戏的趣味性,首先出示多种物品,让幼儿感受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以游戏为主线让幼儿在听一听,说一说,玩一玩中主动地参与活动,学会倾听,听辨和模仿不同的声音,体会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层层推进,幼儿很感兴趣,在操作活动中尝试、观察、比较,发现问题,成分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
大声音小声音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对声音的探索,知道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2、了解、分辨乐音和噪音,养成轻声说话的好习惯。
3、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课件:相关的图片及声音。
2、操作材料:金属、塑料等多种材质的材料,小鼓、三角铁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发兴趣,感知声音。
师"请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播放动物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孩子们的笑声,让孩子一一说出这是什么声音。
"我们在生活中听到过这么多的声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发现声音里的秘密。"二、引导幼儿自由操作探究,了解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1、师:这里有很多材料,有铁制的月饼盒子、冰淇淋盒子、纸盒、纸杯、矿泉水瓶子等废旧材料,请你们去玩一玩,怎样让这些材料发出声音?
2、提问:你用了什么方法让物体发出了声音?(幼儿回答)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3、师:我发现了一个秘密,用鼓棍敲击鼓面,发现可以看到鼓面上的小珠子在跳动。
小朋友们,小珠子真是个奇怪的舞蹈家,她跳舞要用大鼓为她伴奏她才肯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4、教师小结:原来敲鼓,鼓面振动,发出声音,小珠子开始跳舞了。
原来声音的.秘密就是"物体振动就会发出声音",真的很有趣。
下面请小朋友再来试试,当发出声音时摸一摸,是不是有震动。幼儿尝试。
5、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探究声音的不同。
刚才玩的时候,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一样吗?物体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呢?(答)教师小结:
因为材料不同、用力大小不同……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6、小朋友,想一想除了这些材料能发出声音,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东西能发出声音?请你去找一找,试一试,让这些东西也能发出声音。
三、引导幼儿认识乐音和噪音。
1、通过听觉感受,使幼儿知道什么是乐音和噪音。
老师放两段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好听的声音,也有不好听的声音,要是多听了不好的声音,有害人的健康,所以我们在游戏时,活动时中要注意轻声说话,不要大喊大叫,要懂得保护好自己的嗓子,不要产生噪音,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四、结束活动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唱首歌吧。
活动反思:
活动一定要让幼儿有提升、有发展,带给孩子们强烈的听觉和视觉冲击力,拓宽了幼儿视野,提升了科学探究的素养,为幼儿今后科学探究精神的树立奠定了良好基础。
大声音小声音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2、在玩玩、摇摇瓶子过程中,发现声音的不同。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有趣的声音》。
2、图片:大鼓和小鼓。
3、小瓶人手一个,小盆每组一个,黄豆若干。
配套课件:小班科学课件《有趣的声音》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辨别生活中的声音(ppt)。
1、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灵敏,你听!(ppt播放宝宝笑声)这是什么声音呀?你知道是谁的笑声吗?你们猜对了,这是小宝宝夜里睡觉做梦发出来的笑声。
2、可是天亮了,妈妈要请一个小动物叫醒宝宝,你听听是哪个小动物来叫醒宝宝的?(ppt播放公鸡叫声音,幼儿:大公鸡!)大公鸡怎么叫的?(喔喔喔喔)那除了大公鸡会叫,还有什么动物也会叫呢?会叫的小动物有很多很多,不过这次妈妈只请了大公鸡来叫醒小宝宝。
3、宝宝被叫醒了,你们听听,现在小宝宝在干什么?(ppt播放洗手声音)洗手的时候会有什么声音啊?(哗啦啦)
4、洗漱完,吃完早饭,宝宝准备坐上爸爸的大汽车去上幼儿园啦!汽车在马路上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ppt播放汽车的声音)马路上除了汽车发出声音声音之外,还有什么车也能发出声音?(ppt摩托车,自行车)马路上的声音有很多很多,我们下次再去慢慢听。
二、让空瓶子发出声音(实物操作)
1、到了幼儿园里,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啦,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好玩的呢?(出示空瓶子)听听这个瓶子有声音吗?(没有),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瓶子发出声音呢?(幼儿尝试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碰碰手、碰碰椅子、放东西到瓶子里等。)
师小结:瓶子碰到某个地方就能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
师:我们在瓶子里装点豆子,瓶子能发出声音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提醒幼儿盖紧瓶盖)
3、幼儿集体装黄豆
4、表演大鼓和小鼓
师: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有都有声音了吗?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瓶子来学学这两样东西,看看,这是什么?(大鼓和小鼓)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就来学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大鼓--我是一只大鼓,我的声音很大,咚咚咚咚咚。
小鼓--我是一只小鼓,我的声音很小,咚咚咚咚咚。
师:大鼓的声音很大,它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小鼓呢?(大鼓力气用的大,小鼓用的力气小)
小结:原来,大鼓要用大一点的力气,小鼓要用小一点的力气。
5、探究大小鼓的'声音与装豆多少有关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有两个瓶子宝宝,一个瓶子里面装了很少的豆子,我们来听听看像大鼓的声音还是小鼓的声音。另外一个里面装了很多的豆子,我们也来听听看。
小结:原来豆子要多放些,但是不能放满,力气大一些就是大鼓的声音了。
三、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了各种声音,我们也自己动手让瓶子宝宝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原来我们的小耳朵能听到这么多好听的声音,但是有小朋友不爱惜自己的小耳朵,让自己的耳朵很受伤。以后小朋友要好好的保护我们的耳朵,也不要大声的喊叫,这样我们的小耳朵就可以听到各种好听有趣的声音了。
大声音小声音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体验听诊器可以使声音放大的现象,产生操作兴趣。
2、产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听诊器1-3个。塑料漏斗,像皮管,酸奶杯,线,回形针。
活动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引导幼儿把手放在胸膛上,感觉心脏的跳动。
2、指导幼儿趴在同伴的胸前听一听心脏跳动的声音。
3、让幼儿戴上听诊器听一听同伴,老师心脏的跳动声。
教师:用听诊器听到心脏的跳动声和趴在前用耳朵听到的心脏跳动声有什么不同?
二、小实验
1、观察桌上的材料
塑料漏斗,像皮管,酸奶杯,线,回形针。
2、教师提问:
我们能运用桌上的材料来做一个传递声音的.实验吗?”
3、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在俩个酸奶杯低各挖一个小洞,用线穿过,再用回形针卡住。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游戏—打电话
1、用自制电话通话。
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握住线。
2、教师: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3、教师小结:声音是通过线来传播的,如果把线握住,声音就传不过去了。
四、幼儿讨论:动听的声音和烦人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