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护士事迹6篇
写事迹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优秀的事迹常常蕴含着智慧与经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学习,以下是5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核酸检测护士事迹6篇,供大家参考。
核酸检测护士事迹篇1
xx县中医医院有这样一名护士,她叫潘xx,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当疫情再次来袭,她在医院党委的部署安排下,从内科调往预检分诊担任负责人,她那不服输的性子,敢于担当的责任心,肯定能当好“守门神”!每份尽心尽职的守护,都是为了不留战“疫”落网之鱼;每次风雨无阻的奔赴,都是为了换取战“役”的早日胜利。
为了快速、全面掌握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更好地带领大家抗击疫情,她每天和工作人员一起执勤,寻找不足,积极传达并执行最新文件精神,和预检分诊团队一起日夜坚守在岗位。面对就诊患者的不理解,她耐心解释;面对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患者,她总是想办法解决困难。凛冽的寒风中,手冻木了,脚冻麻了,不叫苦也不叫累,依然认真把好每一道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预检分诊就是医院第一道屏障,严防死守第一道防线是每一位预检分诊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她说道。
青山一道,同担风雨
10月30日晚,xx县中医医院抽调35名综合素质高、专业水平过硬的护理人员组成支援天水核酸采样团队,看着同事们奔赴前线,她目送英勇的身影,内心无比坚定。因为工作原因,她留下来坚守,“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修我矛戟,与子偕作”。你们冲锋陷阵,那我便在后方筑牢第一道防线,位卑未敢忘忧国,我泱泱华夏,一撇一捺皆是脊梁。
她和预检分诊42名工作人员每一天的认真坚守,换来门急诊正常有序运转,最大限度地保障着全院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筑起一道抗击疫情的严密防线。
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疫情面前,她毫不退缩!面对繁重的工作,她毫无怨言,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她始终相信:没有一个黑暗不可逾越,没有一个光明不会到来。
核酸检测护士事迹篇2
7月31日凌晨5时,郑州人民医院皮肤科护士张慧习惯性地醒了。拿起手机,微信上护士长发来的“紧急通知”跃入眼帘:请科室速派一人到文化路院区集合,速速!
她一骨碌坐起,简单地洗了把脸,赶往医院后张慧才知道,郑州出现了疫情,马上启动相关区域居民全员核酸检测。
7时30分,张慧他们出发了,整整100人,乘坐大巴、带着检测物资,向已经实行管控的二七区驶去。张慧被分配在新富田小区,他们这支小分队一共19人,面对的是1万余人核酸采样的艰巨任务。
防护服、两层口罩、帽子、面屏、两层手套、脚套……全副武装后,他们来到设在户外的检测点,两人一组马上投入工作。虽然还很早,已经有不少群众等在那里了。
当天最高气温37摄氏度,热气透过遮阳棚从四处袭来,居民们打着伞、摇着扇子,仍然止不住地流汗。张慧站在检测台后,撕开一个采集棉棒,“老师,张大嘴,喊‘啊’……”因为隔着面罩,张慧只能扯着嗓子喊话。
她拿着棉棒在被检测者咽喉后壁三处进行采集后,交给身后的同事,折断放进试剂管中。每个小时她大概要重复500多次同样的动作。
接近中午,张慧已经站了几个小时。“能清晰地感觉到汗水顺着脖子一直在流,闷热、喘不上来气,有些虚脱无力,嘴里像着火了一样,说话的力气都快没了。”张慧这样形容那种感觉。
很快,第一批被替换了下来。张慧小心翼翼地脱掉防护服,手套里倒出一兜水,头发像是水洗了一样。她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拿起一瓶矿泉水一股脑地灌了下去。“我这算是少的,一个护士下来后一口气连喝了4瓶水;还有个同事手机放在身上,因为进水都无法开机了。”张慧说,“好几个同事中暑晕倒了,休息会儿继续上。”
身上汗湿的衣服还没干,张慧就又轮换上阵了。就这样大概每两到三个小时一轮换,张慧他们在小区内一直干到半夜,回到休息的地方时已是次日凌晨。
一整天,张慧紧张得就像打仗一般,她想肯定闭上眼就得睡着。可是,躺在床上她却毫无睡意。“这个时候才觉得从肘部到前臂特别酸胀,抬不起来,我使劲捶、压在身子底下、抬到头顶怎么都不行。”张慧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由于两层手套的压迫,一天数千次地重复动作, 手肘似乎已经不是她自己的了。
那一夜,张慧和整个郑州一样,无法入眠。
8月1日6时,张慧又出发了,“又是战斗的一天!”
张慧的嘴里起了泡,声音嘶哑,已经有点发不出声音了。“看到有个同行也是声音哑了,在胸前贴个纸,写上‘摘口罩、张大嘴、说‘啊’,这方法不错。”张慧笑着说。
在经八路科技社区,张慧他们仍然是在户外的一个广场上进行采集,在他们身后的墙上竟然挂着两个风扇。“门口面馆的老板看见我们太热了,把店里墙上的电扇直接卸下来,拧在了我们后面的墙上,真是凉快很多。”张慧说,社区、医院、居民给我们搬来冰块、电扇,还有人站在旁边给我们扇风,“医院怕我们吃不好专门送来饺子,蘸料都准备好了。”
从7月31日凌晨出门,张慧已经3天没回家了,只能通过视频跟5岁的孩子见上一面。“大家都在坚持、都特别拼,有的护士在检测现场见到自己的家人和孩子,看着孩子哭了也不能抱一下,自己也不敢哭……”说起这些,同为妈妈的张慧哽咽了。
这几天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张慧沉默了一会说:“没有感觉什么困难,疫情面前,没有个人。”
核酸检测护士事迹篇3
孙xx,中共党员,副主任护师,本科学历,1998年7月毕业于xxx省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1999年3月参加工作。现任xxx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呼吸内科党支部组织委员。xxx省医促会呼吸与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东北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护理委员会常务委员;xxx省老年医学研究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xxx省老年医学研究会伤口造口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xxx省医师协会数字骨科委员会委员。担任院级层级委员会成员、标准及咨询护理管理委员会成员、健康教育委员会成员、xxx省医院vte预防护理管理小组成员、院级压疮小组成员。
从事护理专业已有近二十余年,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严谨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带领呼吸护理团队完成基本护理工作基础上,不断创新,多次取得“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荣誉称号。
在疫情期间多次带队参加核酸采集支援工作,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护理工作中,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投身于护理事业中,为我院的医疗护理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呼吸科重病人多,每次抢救危重病人,她总是先到现场,在科主任的支持下,科室逐渐成立一套特色肺康复流程,让枯燥的肺康复变成了生活中的乐趣。
多年的护理工作中她尝到工作繁忙的苦、病人感谢的甜、愧对家人的酸、病人指责时的辣,唯一不变的`是她对护理工作的热爱,探索求知的路永无止境,她会一如既往的坚定信念,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守护着患者的健康,也用自己的爱心让优质护理服务之花更加绚烂!
核酸检测护士事迹篇4
采样、留样、消毒、洗手、再采样……寒风中,这样的流程要重复成百上千遍,反复用酒精擦拭的双手已经冻得发麻,防护服里的汗水也逐渐冰凉,但xxx手中的动作没有丝毫放慢,依旧在坚持着。xxx是中西医结合医院核酸科护士,也是忙碌在核酸采集一线的抗疫尖兵,她责任在肩,负重前行,俨然是“抗疫”一线上绽放的铿锵玫瑰。
她虽是一名“90后”,却是抗疫战场上的“老手”,她虽是一名普通护士,却有着不平凡的胸襟;她虽还不是一名正式党员,却有着党员的思想觉悟。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xxx主动请战值守最危险的岗位,参加了市里集中组织的核酸检测培训,投入到核酸检测这项工作中,为全市强制隔离和居家隔离人员做咽拭子标本采集。时隔两年,面对再次袭来的疫情,xxx再次出战到抗疫前线。
3月13日,xxx被抽调参加伊通满族自治县的全民核酸检测工作。从接到外派通知到紧急集合出发,前后不过20分钟。xxx来不及告知家人,仅在大巴车上与家人进行电话告别。
3个小时后,xxx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赶到伊通镇在水一方小区,为100多栋居民楼的住户进行核酸采检。寒风中,等待采集的居民早已自发地排好了长队。看着这一条有序的“长龙”,xxx湿润了眼眶,那时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抗疫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疫情防控工作刻不容缓,xxx每天早上三四点钟起床开始工作。为了节省防护服,xxx在进行核酸检测工作的前一天晚上就不喝水,第二天早上更是滴水不进并穿上纸尿裤,这样就能在工作时不上厕所,就能够不频繁脱换防护服,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做采样。长时间的站立和重复性动作让xxx的手脚变得僵硬,腰酸背痛,但她从未停止过手中的工作,更未喊过一声累。因为她知道,疫情防控容不得半点差池,每一个环节都要求自己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看到居民们有序排队等待核酸检测的画面,听到居民们一句真诚的“谢谢你”“辛苦了”,都能拂去xxx的.疲倦,让她的内心充满强烈的满足感与自豪感。“疫情当前,我从未想过退缩,因为我是白衣战士;疫情当前,我就要冲锋在前,坚守住抗疫的防线,守护人民的健康,这是我的职责与使命。”xxx坚定地说。
4月3日,xxx再次应征出发去长春,为长春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核酸检测护士事迹篇5
2006年,张xx走出校园成为xx市中医院的一名护士。在16年的从业生涯中,她始终坚守初心、心系患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两次投身抗疫前线,多个核酸检测采样点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她是群众心中当之无愧的的“钢铁卫士”!20xx年,在第xxx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张xx荣获“xx最美护士”的称号。
坚守:从未想过放弃护士这个职业
作为xx市中医院骨伤一科副主任护师,张xx常年负责患者的快速康复护理,并辅助护士长进行科室管理、带教等工作。在刚刚成为护士的那两年里,繁重的工作也让张xx对自己的选择产生过质疑,但每当看到经过自己悉心护理的患者能正常行走、康复出院,张xx总有满满的成就感。“虽然有时候很苦很累,但从未后悔过。”张xx说,“工作的时间越久,康复的患者越多,就越能感受到护士这个职业的神圣。”
护士的工作繁琐又冗杂,这让张xx常常无法兼顾家庭和工作,在这两者之间,张xx将心中的天平倾向了工作。疫情让张xx和家人本就不多的团聚时间变得更少,但她从未退缩,毅然前往抗疫一线。谈起这段经历,张xx表示:“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给了我很大的动力,让我安心地为防疫工作做贡献。”
战疫:脚踏荆棘奔赴抗疫前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了解到武汉医护人员紧缺的现状后,张xx瞒着家里人递交了援鄂请战书,随后她参加了境外返鲁人员xx隔离点的工作。张xx说:“虽然有太多担心和不舍,但当国家和人民需要时,再大的困难、再多的险阻我也要克服!”
2024年xx月xx日晚,张xx突然接到支援威海的电话通知,她没有犹豫:“行!我去!”3月的威海寒风凛冽,上午,张xx和队友们完成了小区内数千人集中采样后,还要继续为居家隔离的人员上门采集。为节约时间与物资,张xx经常7小时以上不间断在户外采样,每次出任务前都要减少水分摄入并穿上尿不湿,一天工作下来,尽管头发和衣服早已被汗水打湿,双眼前也充满了水雾,但她和同事们都咬牙坚持着。
作为队长,张xx不仅要完成自己的采样任务,每天还负责队员们的任务分工、任务传达、物资调配、工作总结、生活起居、心理疏导等工作。由于采样量庞大,检测点经常会出现试管支架不够用的情况,张xx拿起用完的拭子盒,在上面扎好足以支撑试管的小洞,加以利用,不仅提升了核酸检测采样的效率,更是将废弃的药盒变废为宝,同时也收获了同事们连连的夸赞。通过13天连续作战,张xx和队友参加了12轮的核酸检测,完成采样近9万人次,入户600余次,顺利、安全地完成了驰援威海任务。
谈及获得“2024年xx最美护士”的称号,张xx说:“奖项是对我的肯定和激励,日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核酸检测护士事迹篇6
刘xx,男,30岁,入党积极分子。是xx市人民医院的一名普通护士。从20xx年至今一直在急诊科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来,刘xx把“每天、每人、每事;尽心、尽力、尽责”作为人生的追求,在周而复始的护理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辛勤奉献,真正做到“把人病当己病,视病人如亲人”,全心全意地为广大患者服务着。
刘xx从事护理事业已有六年余,他已经记不清护理过多少位患者,参与过多少次抢救。他深知: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工作也会以积极的回报回馈于你。
作为一名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护士,刘xx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搞好病区管理,一丝不苟的做好护理及带教工作。6年的护理工作使他不仅掌握了护理技术,还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6年的工作中,刘xx坚持早上班,晚下班,24小时随叫随到,从未因为自己的事情而影响到工作。20xx年xx特大台风“天兔”,他接到领导电话,冒着狂风暴雨走路到科室参加积极的救助工作,在特大的呼啸风声中在救护车上穿梭于xx大街小巷去参加救援,全身湿透了,擦干眼镜,提着急救箱再去下一个地点,没有半点退缩。最后在医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经过八个小时的救援,等台风过后,最大程度的保证了xx的人民安全,同时也被市政府评为20xx年抗击特大台风“天兔”积极分子。
在工作中,刘xx总是把患者看作自己的亲属,认真履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20xx年有一次院前出诊到贸易城七楼救治一名昏迷老年患者,去到时患者浅昏迷,呼之不应,休克血压,但是家里只有一个老太太,老楼房担架过不了,时间紧迫,刘xx和医生一起把老人从七楼背下来,送上救护车,拉到医院后优先抢救,事后把老人送入内科住院。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刘xx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把繁忙的工作谱写成生活中彩色的篇章,得到了科室内部、院部的肯定,刘xx在20xx年xx市第一届演讲比赛中荣获第一名的成绩;20xx年评为xx市优秀护士。20xx年评为xx市个人先进;20xx年护理操作比赛小组赛第二名。20xx年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20xx年评为汕尾市优秀护士。20xx年评为医院个人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