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欣赏她作文优秀8篇

时间:2023-07-11 13:02:03 分类:心得体会

要想写出高分作文一定要在作文中写出我们的真实情感,优秀的作文是依赖于丰富的素材积累的,下面是58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我欣赏她作文优秀8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欣赏她作文优秀8篇

我欣赏她作文篇1

时光荏苒,来到浦模已经两年了。浦模的学校生活丰富多彩,每天都在演绎着精彩的学校故事,像一朵朵小花,点缀着我的学校生活,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则是去年秋季的运动会了。

记得那是秋高气爽的九月里,我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每个班级的一份子都跃跃欲试。我首先进行了广播操比赛,以往每个同学懒散的架势都早已消失,呈现出的是精神抖擞的七一班,最后,我班获得了不错的名次。

接下来,当老师宣布了运动会正式开始,整个赛场顿时沸腾起来,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还没有比赛的运动员都焦急地等待着各自比赛的时间。女子800米和男子1000米是考验选手体力和毅力的项目。它虽然不如短跑那样让人兴奋,令人激动,但是绝对比短跑更加让人感动,记得我班每位同学都拼尽了全力努力地跑,虽然我班的同学并不擅长跑步,但是在这次长跑中,我班拿到了十分不错的成绩,这也少不了班主任的帮助。记得几乎每位同学跑步时,她会跟着那位同学一起助跑,每一位同学都会受到老师的鼓舞,都会极力想超越这个影子,每当看到老师吃力的样子,我十分感动,这次运动会我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也获得了立定跳远第二名。

所有选手在本届运动会上赛出了成绩,赛出了风格,发扬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在比赛中寻觅了更多的光彩和梦想,在比赛中创造了更多的美好和辉煌。

这就是我丰富学校故事中的一件。它让我感受到了我班是一个多么富有凝聚力的集体。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菁菁学校,类似这样的故事还在延续,我会珍惜这段可贵的学校生活,珍惜与同学老师的情谊,因为我也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我欣赏她作文篇2

钟子期欣赏伯牙,便有了“高山流水”这段令人赞叹的奇缘佳话;蝴蝶欣赏花儿,便有了花引蝶、蝶恋花的奇妙景色……你欣赏我,使我重拾信心……

夜深了,喧嚣的城市也入睡了,万籁俱寂,可我却仍在挑灯夜战。我一遍又一遍的修改着那篇文章。那文稿纸上早已画满红圈,写满了红字——我已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精心润色、修改。尽管如此,我仍仔细地读着,期望再做进一步的修改,使文章再上一个档次。

倦意不断袭来,可我却不想就此罢休。我要乘兴将它抄在作业本上。摇摇头,拍拍脑门,将困意赶走。一笔一划,将文章工工整整地抄下……时间好像过了很久,等我再次抬头看表时,时针早已过了十二。我举起刚写好的作文,又细读了一遍,点了点头,“嗯,写得不错,这次估计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嗯,一定……”我一边得意地自言自语,一边扑入床中,瞬间便呼呼睡着了……

第二天,我自信满满地将文章交给了老师。老师看了几眼,不禁皱了皱眉,对我挥了挥手,“你先回去吧。”

在讲评课前,我激动得一直发抖,拉着同桌说:“相信我,这次,我作文一定能得到表扬!”同桌只是笑了笑:“我也相信你,可你也别激动过头,要上课了!”

可是,在老师的表扬名单中,竟没有我。我揉了揉眼,睁大了眼睛,却仍未能找到。“可能是老师忘了吧?对,一定是他忘了……我花了这么多心血,这么认真去写,怎么会没有呢?”“老师,我觉得我的文章写得还好呀!”

“哦,你的,这次写得不好,虽运用了很多好词好句,但不少词句牛头不对马嘴,有些突兀……”

我一脸惊愕,哑口无言。作文发下后,我又读了一遍。果然,老师说得没错,一些词语确实使用不当。一味堆砌词藻,华而不实,太空洞了!

突然,同桌一把拿过我的作文,“呦,让我欣赏欣赏。”我本想夺回,可又放弃了,等待他的嘲讽。却不料,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是“哇!你这句写得挺好的呀!颇有几分大家风范。”

用心品味他所读的那句话,确实有点味道,这是本文难得的亮点吧。

我被他的欣赏与赞叹震惊了——连老师都觉得糟糕的文章,竟还有人会去欣赏。我甚是感动。他转过头来,说道:“我相信你,下次,你一定能写出更好的文章。毕竟,你是我欣赏的人。”我点点头,虽然这是同桌在千方百计找我的亮点来表达他对我的欣赏、安慰的意味较浓。但我还是从他的“欣赏”中重拾了信心。

同桌的欣赏给了我无穷的力量。现在,我觉得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与老师的指导和我自己的努力分不开,当然也与同桌的“欣赏”有关。

我欣赏她作文篇3

春节称之为过年,大约始于西周。“年”的本义是谷物丰收。古籍《说文·禾部》说“年,谷 (榖)熟也”。这是农耕社会的反映。

“年”和过年的习俗,滥觞及传承,说法纷纭,单说燃放爆竹,就版本多多。我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文明之旅·春节特别节 目》中,引用了这样一个版本:一个古代的“大胆奶奶”,除夕夜守家不出,等叫做“年”的怪物,准备驱赶它。于是着红衣裤、坐在火塘边,用竹子做的拨火棍拨 火,竹节在火中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把“年”吓跑了。这里我说了红、火、响声这构成爆竹的三个要素,说这就是爆竹的开始,以后在竹节中装上火药, 就是真正的爆竹了。我这样说是在琢磨了几个关于爆竹的版本之后,做出的选择。通常说爆竹是将干竹叶塞进竹筒,点燃竹叶,竹节爆裂,发出响声,是为“爆竹之 始”。

我以为此说值得商榷。因为无论多么干燥的竹叶塞满竹筒,都不可能燃烧到使竹节爆裂的程度,因为没有空气助燃,满筒的竹叶不能燃尽。倘不塞满竹节,则 那少许竹叶之火,是无法让竹节爆裂发出使人欢悦的响声的。惟一的办法,是火烤竹节才能有爆响之音,足以吓跑怪物。因此爆竹之始,当是火烤竹节,火在外,而 非火在竹节里面,爆裂竹节。倘非要让塞满竹筒的竹叶燃烧得猛烈,则需要引线,而引线是在火药发明且普遍应用之后。有了制造引线的火药,就不必用竹叶塞满竹 筒做爆竹了,火药就可毕其功于一役。当然,古代先贤有许多技艺至今失传,比如:即使烧制粗陶也须有800摄氏度至1500摄氏度的高温,在没有瓷窑的旧石 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在漫天野地里怎样烧制出“始祖陶”,是我至今也不明白的事,我因而常常向古老的陶器行礼。由此想,假如“始祖爆竹”,真是将竹叶塞满竹 节,不是由外火烤之,是在竹节里燃而爆响,那真是一项考古新发现。无论怎样说,过年时节爆竹声声,是在火药发明,并且在民间普遍应用之后的事。有诗为证: 其一,杜甫:《成都府》句:“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府,吹箫间笙簧。”这是公元759年(唐·乾元二年)年底做的诗,大约在除夕时分。他看到 满城华屋,隆冬时节,树木依旧苍翠。

喧哗的大城里,听得见处处吹箫和笙簧之音。这表现了杜甫初到成都的新鲜感和愉悦之情。他听见的是中国古老的箫声和来自 西域的笙簧乐器(如唢呐)之音,显然,他没听见爆竹声。可见,唐代年底和春正时节,还没有燃放爆竹的习俗,不然,阵阵爆竹声一定会写入这位诗圣的篇章。所 以,伟大的杜甫笔下成都的年底,文雅是有了,却远不那么“喧然”,连竹叶燃爆竹的声音也没有。细查汉唐诗篇,涉及过年内容的,似乎还没有写爆竹声声的名 篇。概因那时火药还沉睡在组成它的不同的东西中。王安石则不同,他的著名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宣告了火药在宋代的广泛应用,不仅已经用于军事(《水 浒传》中的“轰天雷凌震”就是造炮用炮的专家),也已经成为驱邪迎祥民俗的主角。所以,这篇佳作在历史学、民俗学中都有独特的价值。至于他笔下的爆竹是纸 做的还是竹节的,那是历史家和考古家的课题。不过我以为那时纸必贵过竹节,用竹节做爆竹应是普遍的事。

鲁迅先生描写江南乡间的春节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天空中,爆竹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中已经散满幽微的火药香……准确又充满诗意。

我想过年放爆竹,还是应当的,至于怎样放好,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我欣赏她作文篇4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水浒传》。《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水浒传》中有一百零八将,天罡星共三十六人,地煞星共七十二人,这篇小说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1296—1370),原名施产端,元末明初大明扬州府共化白驹场施家桥人。

在《水浒传》里,我最欣赏的人是鲁智深。鲁智深,梁山第十三位好汉,十员步军头领第一名。他原名鲁达,是经略府的提辖。

有一次,鲁智深在延安府路的茶坊里,和史进、李忠聊得正起劲,忽然,听见隔壁园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他走出去,先骂了一顿,再问那妇女为什么哭。那妇女直说,母亲病了,只留下父女两在这。此间有个财主,叫做镇关西郑大官人,看见奴家,便使强媒硬保,要奴做妾。他家娘子好生厉害,将奴赶打出来。

鲁智深又问了另一个老头,老头也道镇关西郑大官人十分坏。鲁智深便三步两步走出找镇关西,三拳打死了他,为民除了一个大害。

还有一次,林冲被陆谦的手下董超、薛霸暗算,走进了野猪林,后来,林冲被这两个家伙烫伤了脚,后来又被这两个坏蛋抓起来,这两人准备杀了他时,鲁智深出现了。原来,鲁智深在旅馆里看过这两个家伙不像好人,便偷偷跟了过来,在关键时刻,救了兄弟的命。

他就是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一个侠肝义胆、粗中有细的人,我十分欣赏他。

我欣赏她作文篇5

我们要学会欣赏,不管是欣赏一个人的美好品质,还是欣赏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我们都会从中有所启发,有所收益。而我,学会了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以此来陶冶我的情操。

我喜欢赏雨。它能让我倾听到雨中大自然优美的旋律:你听!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打在叶子上发出“吧嗒吧嗒”的清脆声响,落在水面上又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好似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渐渐地雨势越来越大,“哗啦哗啦”地汇成了一首悦耳动听地狂想曲。这时候,天空传来“咚咚”的雷声和“呼呼”的风声,就好似天与地在附和着演奏“交响乐”。这样优美的旋律引发了我多少绮丽遐想啊!

我喜欢赏云。它可以让我领路到大自然变幻万千的魔术表演。你瞧!天空那几朵散漫的流云,好像一只只悠闲的绵羊,卧在蓝色的“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食青草。一阵风吹来,把“羊儿”吹散了,这时,天空的另一边,一条条“长龙”在空中翻卷,嬉戏打闹。大自然多么神奇,总是能留给我无限的想象空间,于是我的思绪也随之飞到云端。

我喜欢赏日。它能让我感受大自然宽广的胸怀。黎明时,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撕破了乌云,射出万丈金光,照亮了世界,照醒了万物,世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日落时,残阳如血,缓缓消失在广袤无垠的天际中。

我学会了欣赏大自然,欣赏到了它优美的旋律、变幻万千,和它宽广的胸怀。因此我热爱它,赞美它!

我欣赏她作文篇6

那是冬日的晚上八点钟,天又黑又冷。天空像披上了黑斗篷,由于天气冷,四周一片寂静。而此时,苍山饭店的礼堂内却热闹非凡,戴着棉帽,戴着手套的人们听说要开一场音乐会,便蜂拥而来,我也不例外。场外,每个座位上都坐满了人。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盯着中央的舞台,等待音乐家的出现。

舞台是扇形的,都是用木地板铺成的,舞台后面的幕布是玫红色的,显得高雅,而中间摆着一台黑色的三角钢琴。

突然,四周全暗了下来,唯有舞台的灯亮着,像在等待什么。这时,一位身穿绿色晚礼服的女士走上了舞台。她叫唐瑾,是一位很著名的钢琴家。无数的聚光灯打在她身上,射出闪亮的光,显得很辉煌。

音乐家这时小心的坐上了琴凳,优雅地提起双臂,做了一个落提动作,把手放在了琴键上。突然,舞台的灯光暗淡了许多。音乐家借着暗淡的光,按起了琴键。礼堂里顿时响起音乐,此时,观众们闭上眼,静静地欣赏着,而音乐家也闭起眼,随着音乐律动。钢琴声时而低沉,时而高昂。低的时候,像珠子滚落在地上;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着大地。

一段缓慢而饱含深情的旋律过后,是一段欢快的乐曲,音乐家指尖飞舞,礼堂内立刻洋溢着光明的钢琴声,这声音让人想到了温暖的春天,时间好似正飞速流逝,本来是寒冷的冬天,一下就来到了温暖的春天:解冻了的冰河“咯咯”的笑着,露出了她清澈的水面,粉红色的桃花绽开了笑脸,露出她美丽的笑容,胖胖的蜜蜂辛勤的劳作着,萦绕在花丛里,挨过了一个寒冬的动物们有说有笑地走出了洞口,温柔的春风欢快地在大地奔跑……观众们也像被乐曲感染了似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仿佛有一束春光照进了他们的心房。

一曲已终,礼堂内的灯亮了起来,而观众们却还在闭目回味着,对琴声中“温暖的春天”赞叹不已。

“指尖上的艺术”,使我对音乐产生了兴趣,让我明白:艺术就像人类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光辉将永远照耀着我们。

我欣赏她作文篇7

此刻,我眉头紧皱,站在学校门口,正被一双手拦着,这是一双黝黑而布满茧子的手。

这个人就是我们学校的门卫。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今天忘记戴胸卡了。乖乖地去登记了后,我带着些怨气离开门卫室。

一路上的美丽风景全无,甚至连同学的招呼我都没有听到。

没走几步,我又忍不住回头,瞪了几眼刚刚拦我的门卫,他又高又瘦,截然不同于旁边那个和蔼的胖胖的门卫,他那蓝色的工作服是多么的俗气啊,像那蓝色的天空中骤然升起的一抹黑色浓烟。他还是依旧那么严肃的面孔,紧紧地盯着来上学的学生们。

就带着苦闷的心情,渡过了难熬的上午。

吃饭时间,我飞快跑步下去,正好又遇见了他,那个门卫。

只见他的步伐更加匆忙,从我身边擦肩而过也丝毫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

我看着他着急忙碌而远去的背影,心里似乎没有早上那么讨厌他了。

等吃完饭回来,那抹蓝色的身影似乎有些什么魔力,让我再一次将目光投向学校的大门处。

他正在和一位阿姨交谈,不用多说,两人的交谈一定是相当不愉快的,瞧瞧那阿姨的神色便知道了。而门卫大叔的脸色却丝毫未有改变,还是那么严肃。没错,我们学校是不允许陌生人随意进入我们校园的,无论这个人是谁,都必须有班主任的同意。

我似乎有点明白他了。

再转眼看着学校四周的景色,似乎因为今天早上的一场大雨,洗刷去了尘埃,变得无比的两眼和鲜艳,空气也变得新鲜多了,我的脚步明显变轻松了不少。

傍晚,我怀揣着惭愧的心情出了校门,我又一次回头看着他。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可他依旧站得那么挺直。像一座山峰,矗立于黄土高原的最高峰,只为完成自己光荣的使命。我欣赏着,心里由衷的敬佩。

他的工作虽然那么普通,那么平凡。

而其实他可以选择不用那么严厉,但一旦松懈,那便是对我们学生安全的不负责。我没能有幸去听他谈谈自己的工作,但无论晴天还是暴雨,他都一直一丝不苟,不苟言笑,这本身就是最不普通的一种的坚持。而因为他的敬业,还必须背负着他人的误解,正如我今天早上一样,对他还抱有怨恨。

这么一想,我更加觉得他不普通了,更加欣赏他了。

我欣赏她作文篇8

听说过泰山的雄伟,看过华山的险峻。生在湘中,最忘不了的却是家乡的山。

家乡多山,可都是些小山。因为山小,自然不可能有大气的名字,所以随随便便拿些动物或植物来命名。燕形山,远远望去,真的像一只振翅欲飞的燕子,最传神的还是它的头,微微扬起,似乎在呼唤前方的小燕子。老牛山,不是形状像牛——传说有一头老牛耕了一辈子地,最后累死在田里,主人不忍吃肉,把它埋在此山,后来人们就把此山称作老牛山。狗头山,其头像狗,却连着一个威猛的身躯,很容易使人想起那句“画虎不成,反类其犬”的成语。黄土山,当然是因山上的黄土得名。竹子山,山上并不都是竹子,也有杉树、杂木,梅、菊这些和竹子有“亲戚关系”的自然也会在山上“安家落户”。还有些山,干脆就拿村民的姓氏来做山的名字。比如,周公山、毛家老山、李家岭、赵家峰……等等,不一而足。如果站在高处看这些山,有一个很不错的比喻——就像大海里的波浪,望不到尽头。只是这些“波浪”是静止的,颜色也不单一。山与山之间是水田,常见乡民耕种,时闻稻麦飘香。一条条小溪环绕在山脚,溪水清澈,鱼虾成群;溪上有小桥,桥头绿柳成荫。山脚下,是农舍、楼房,这些房屋依着山,像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孩子。

从小就喜欢家乡的山,不是因为它低矮、奇特的外表,而是它“丰富的内涵”。

山上有树,大部分是松树,也有杂树,最多的却是灌木和杂草。灌木杂草丛中,有时会冒出一棵不知名的果树,上面挂满红红的果子,像正月十五的灯笼。山上也有花,有叫得出名字的,有叫不出名字的;有黄色的,有紫色的,有红色的。这些花赶趟儿似的,一批接着一批,这批谢了那批又红,一年四季山花烂漫。树林里有蘑菇,像一把把小伞,煞是可爱。野蘑菇味道鲜美,人人爱吃,如果晒干收藏,等几个月拿出来,又是一道美味。竹笋则分春笋和冬笋,不管是哪种笋,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菜。竹笋也像野蘑菇一样,可以制成干笋。掏鸟窝,对于我们这些调皮鬼来说,比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容易得多。家乡的山中,不要爬树,在杂草丛中就能掏鸟窝。如果运气好,还能看到羽毛艳丽的野鸡,白色或灰色的野兔。野鸡很笨,伏在草丛里,一动不动,还以为人没有发现它。等到人渐渐靠近,它才惊慌地跃起,但为时已晚。兔子非常胆小,一见人,就拼命跑。有些聪明的,往坡上跑,眨眼功夫,就消失在草丛里;也有笨的,一个劲往坡下跑,没跑多远,一路筋斗往下翻,自然就成了人们手里的猎物。

山上最多的是小鸟,黄色的、白色的、黑色的、带花纹的,什么颜色的鸟都有。这些鸟警惕性很高,只在树上飞来跃去,偶然飞到草丛中寻虫子,稍有风吹草动,就箭一般地飞向树梢。斑鸠个头大,胆子也大,常常“拖儿带女”在地上寻食,像闲庭漫步。所以斑鸠往往成为村民饭桌上的山珍。马蜂窝却是最不想碰到的。这山里的马蜂也随意惯了,不只在树上筑巢,有些也在草丛里安窝,一不小心碰着了,头上往往会被蛰几个包,痛得哭爹喊娘。

这些只是山的一半“风景”,山的另一半“风景”又有不同。

如果说,山的一半“风景”是大自然赠予,那么山的另一半“风景”则是人创造的。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我们这里人多地少,家乡的这些山,就成了我们主要的生活来源。山上,几乎毫不例外都是野生植物和农作物并存。一层层梯田,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腰。梯田里种水稻,也种小麦,有时,还能看到雪白的棉花。在我的记忆中,梯田里的水稻总是稀稀拉拉,有村民戏说:收的稻谷要比种子多一半。小麦长势倒是不错,只是产量也不理想,收割后,大部分送到了粮站,小部分磨成了面粉。棉花则可算稀罕之物,因为家乡少粮,地里种棉花需要下很大的决心。我曾经读过一篇叫《江南雪》的散文,作者把棉花和雪联系到了一起,后来又把棉花、雪扯到了家乡和摘棉花的奶奶身上,没想到作者笔下的棉花那么美,蕴含了那么深的感情。可我家乡梯田里这些棉花,却简单得多,常常变成我们脚上的鞋子,或身上的棉衣。犁园、桔园、茶园、桃园,散布在不同的山坡。春夏桃李争艳,秋季金桔飘香。桃园、梨园、桔园,是我们这些孩子的最爱,瞅空溜进园里偷几个水果,那也不算大事,被守园人抓住了,最多在家里吃一顿“笋子炒肉”。茶园一般是不进去玩的,没有好吃的果子,谁能有兴趣?就算追蝴蝶,还担心踩着菜花蛇。有一次,一个小伙伴在茶园里追蝴蝶,结果踩到了一条菜花蛇,吓得摔到在地,碰掉了一颗门牙。

除了那些园和梯田,山上和山脚大部分是村民的自留地。

自留地里以种蔬菜为主。辣椒、茄子、豆角、南瓜、萝卜、白菜……这些蔬菜应有尽有。村里人一年四季吃着蔬菜,吃不完还能制成干菜、腌菜。虽然蔬菜比不上大鱼大肉,但能填饱肚子,延续生命,让我们身上长肉,脑子里长智慧。小时候,母亲总是把蔬菜做成不同的口味。比如茄子,她有时煎,有时炒,有时还做成茄子泥。同一种蔬菜,做出不同的口味,虽然油少了一点,却也能让我们胃口大开,吃得津津有味。

自留地里也种一些杂粮,比如红薯、高粱、大豆。红薯,有段时期是乡下的主粮。那时父母嘴里常常挂着一句话:红薯半年粮。这话一点也不假,小时候,我们几乎就是吃着红薯长大的。说实话,红薯、高粱饼吃多了,实在不好吃,可父母总是板着脸逼我们吃。看着父母每天起早摸黑在自留地里劳作,累得皮包骨头。我总是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辛辛苦苦种这些并不好吃的东西呢?

其实我不知的还有很多。我曾天真地问一位爷爷辈的长者:“山上这些地是怎么来的?这些地有什么用?”那长辈说:“这些地有什么用?你这是忘本!这些地是怎么来的?你以为这些地是天上掉下来的?告诉你,这些地有些是祖上留下来的,大部分是村里人用锄头一锄一锄挖出来的。那些年,粮食少,又有自然灾害,经常闹饥荒,饿死了不少人。为了吃饱肚子,为了活命,只有向山讨吃,所以,村里人就在山上开荒。为了这些山坡地,村里人的手、脚、和肩膀都磨掉了几层皮。有人在开荒时累病了,有人在开荒时摔断了手脚,还有人死在了开荒中。有个叫太安的,按辈份,你应该叫他爷爷,他生了六个子女,上面还有老娘,为了养活一家人,他是想尽了办法。后来,他领着大伙开荒,可开荒的活儿刚干了一半,他就累死了。我们这里自从有了这些山坡地,村里就很少饿死人。唉,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们不知道这些山的好啊!我听我父亲说,以前碰到灾年荒月,这些山上的树皮和野草帮着渡过了难关;还有,你去想想,如果没有这些山,没有这些山坡地,有多少人会被饿死?你们会顺利地长大?说起来,这些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

长辈的话如醍醐灌顶,这些简单的事实和道理不是我不知,是我的眼里只有高山,只有远方,我的心灵从来没有触及家乡这些毫不起眼的小山。

是的,家乡的这些小山,给过我们快乐,给过我们四时鲜果,给过我们粮食,给过我们衣服和鞋帽,陪伴我们长大;家乡的这些小山,使不少人在饥荒的年代保住了性命,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乡下人;家乡的这些小山,山上的园、梯田、自留地,后来被承包,改种,又使不少人走上了富裕之路。

默默无闻,倾其所有,毫无所求。这就是家乡的山!

如今,人们衣食无忧,山已经被人遗忘。家乡的山也变了模样,山坡上的园、梯田、自留地早已荒芜,杂草丛生。有的山被撕裂,有的山被截断,有的山被推倒。山脚下的房屋,瓦楞间长了杂草,墙上爬满了青苔,房子的主人像那些翅膀硬了的燕子,或飞向了远方,或随着季节的变换南来北往。

可家乡的山依然守着岁月,守着风雨,绿成一道绚丽的风景。

每当看到家乡的这些山,我就会想起那个为了后代能吃饱累死了的太安、那些朴实的村民、还有生我养我的父母。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青山,是不会老的!

《我欣赏她作文优秀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