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心得体会1000字8篇
通过写心得是我们的思想深度能得到不断提升,在参与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你有很多心得吧,58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红色心得体会1000字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红色心得体会1000字篇1
让“红色”旅游红红火火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组织接待旅游者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体验革命场景、传承革命精神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在绝大多数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红色旅游既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也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八天小长假里,各处景区人头攒动,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气,有力地促进了消费和旅游经济发展,其中红色旅游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讲好红色故事,凝聚“红色力量”。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有着动人的红色故事。各种纪念馆、纪念地,以图片和实物的方式,深入发掘红色旅游中的历史人物故事,既反映领袖、英雄等“大人物”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也通过“小人物”的故事,使历史鲜活和丰满起来,再现战火纷飞的革命场景和英雄人物的心路历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让人在参观学习中潜移默化地砥砺初心使命。参观井冈山红色景点,可感受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英雄故事;参观延安红色景点,可感受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壮丽诗篇;参观抗战纪念馆,可感受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的浴血奋战……每一个红色景点,都在以鲜活的红色故事,让参观者受到红色教育,进一步凝聚奋勇向前的红色力量。
拓展红色体验,传承“红色基因”。旅游不仅是让游客参观,还应创新形式,让游客广泛参与和实际体验。据相关数据反映,国内红色旅游游客越来越年轻化,平均年龄为33岁,很多父母带着孩子来红色景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还有很多教育机构组织青少年进行红色研学旅游活动。面对年轻游客,提升红色旅游的现场体验感和时代感,显得尤其重要。在井冈山的红色拓展活动中,游客们吃红米饭、喝南瓜汤、住土营房,红色教育与旅游体验融为一体;很多地方的“重走红军路”拓展活动,参与者穿着红军军装,行走在当年长征路上,体验着红军的艰辛;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用全息视频投影技术生动逼真地呈现了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的恶劣自然环境。各种时尚元素的增加,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红色精神,传承了红色基因。
发展红色产业,激活“红色经济”。红色旅游只有走产业化之路,才能可持续发展。在全国各地的不少革命老区,都致力于开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在贵州遵义、在四川泸定、在陕北延安,用红色故事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有效地提升了人气,给当地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江西省崇义县上堡乡是南昌起义部队进行“上堡整训”的旧址地,通过打造红色旅游景点,引导当地群众从事红色景点讲解、销售土特产品,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湖南韶山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特色,以乡村田园风貌为生态基底,打造了田园综合旅游小镇。河北石家庄精心培育“红色西柏坡、多彩石家庄”城市旅游品牌,实现了旅游脱贫、旅游富民。河南省新县依靠红色旅游产业,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各地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有力地激活了红色经济,让老区人民阔步前行在小康路上。
红色心得体会1000字篇2
铭记抗战历史 赓续奋斗之志
9月,冷雨凄凄,微风轻拂,带着无限的哀思吹过你长眠的山谷;细雨绵绵,诉说对烈士的哀思;鲜花锦簇,承载无声的祭奠,祈愿英烈安心长眠。英雄先烈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民族的骄傲。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以3500多万同胞伤亡的惨痛代价,换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日,看到《蓝军出击》808旅军史馆,想到我辈应重回“历史现场”,祭奠用血肉换来和平的先辈,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
踏寻先烈足迹,铭记抗战历史
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决战。长期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没有烈士血,哪来遍地红,中国人民的正义之战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作为新时代的中华儿女,我们生活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而这“岁月静好”,是有人为我们在负重前行。我们应踏寻先烈足迹,铭记抗战历史,讲好英雄故事,以史为镜,以史为鉴,更加地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
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精神洗礼
胜利为和平奠基,英雄令后人礼赞。今天,当神州大地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我们应更加深情缅怀那些为抗战胜利而前仆后继、血洒疆场的先烈们。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更应该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精神洗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因此,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而不懈奋斗。
承续奋斗之志,砥砺家国情?
近日,电视剧《蓝军出击》中808旅的光荣历史让我们感到震撼,但其中“知耻碑”的“警钟”亦回响在耳边。我们要崇尚英雄,也要有808旅的“知耻精神”,不懈奋斗。作为新时代的中华儿女,我们要永远崇尚英雄、捍卫英雄,激扬英雄精神,砥砺家国情怀,筑牢信仰的基石、振奋精神的力量,承续奋斗之志,以更加努力的姿态来实现无数先贤英烈振兴中华的未竟夙愿。“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如今,中国号巨轮正劈波斩浪,勇往无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让我们铭记历史启示的伟大真理,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英烈不能被遗忘,历史不能被掩藏,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我们要铭记历史,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我们要饮水思源,不忘革命先烈为了今天幸福生活所付出的流血牺牲,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我们要用实际行动,用奋斗精神和优异成绩奏响时代强音,告慰革命先烈在天之灵。
红色心得体会1000字篇3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期间,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和革命博物馆,缅怀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灵,追忆峥嵘岁月。习总书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告诫全党吃水不忘挖井人,要牢记红色政权从哪里来的,并强调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和传播。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赓续红色基因,凝聚红色精神力量,勇于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
不忘初心寻根老区精神,牢记使命赓续红色基因。站在闽西这片红土地上,我们耳濡目染的是红,听《岩声》吹响改造旧社会,宣传新文化的号角、后田暴动发出福建土地革命之先声;学我党我军的思想宝库《古田会议决议》、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才溪乡调查》;望2.6万闽西儿女无悔踏上二万五千里征途.......一幕幕的红色画面,浸润着爱国救国的鲜血,回荡着至死不屈的呐喊,积淀着信仰坚定的磐石,释放着团结一心的信号,书写着中国共产党不朽的精神史诗。过去,无数革命烈士、仁人志士义无反顾、冲锋陷阵,今天,红已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中,亟待我们去激活它绽放时代光芒。
学党史,悟初心,在常学常新中积蓄初心如磐的力量。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98年风雨兼程,70年壮丽辉煌,一代又一代各行各业共产党人用红色的初心连接历史、现实和未来,积淀形成了具有时代品格的红色基因谱系和连城之价的国家红色基因库。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历史思维,要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新时代的我们更需做好红色文化的使者和红色精神的传人。越来越多人穿越时空,通过学党史、学新中国史,打卡红色地标,去感受每个字、每图画、每件物所蕴含的红色血脉,用厚重的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激励自我,拼博奋斗,积蓄不忘初心、永葆奋进的力量。
强信仰,担使命,在细照笃行中扛起永恒使命的重担。我们党一路走来,从50多名党员到9000多万名党员,数字的变化是成长壮大,是共产党人不断发扬自我革命的优秀传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又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的吸引力。习总书记在《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重要文章中就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对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大意义。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每个党员都应做到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坚定对党的信仰,继承自我革命的红色基因,时时砥砺自我革命的精神,立足工作岗位细照笃行,不能走岔了、走偏了,方能自觉践行好共产党人的永恒使命。
扬精神,勇追梦,在知行合一中续写永不变色的故事。红色精神发源于瑞金、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灵动丰满的红色故事从这里口口相传,鼓舞、感染、教育着一个又一个时代追梦人坚持梦想、勇往直前,他们在红色基因链上串出散发时代光芒的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站在新时代,我们更应把先辈们的英雄故事讲给大家听,讲给年青一代听,让每个追梦人在铭记历史中汲取时代偶像的强大精神力量,引导青少年争做时代新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红色精神融入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要工作中去,让红色基因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绵延传递。
红的核心内涵是爱国,延伸义是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等等。沧海桑田,红从不因时代变迁而褪色,却愈显丰满、流行,它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不停流淌,缓缓叙述着历史前进的逻辑,是中华儿女永恒的应援色。它启发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红色基因答好新时代答卷。
红色心得体会1000字篇4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有助于党员干部从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接受教育,时刻不忘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精神追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我们在当年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新县建立了大别山干部学院,把革命文化资源作为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历史,深刻理解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是加强大别山革命精神研究。大别山干部学院不仅是一个教学基地,更要成为一个研究基地。我们组织编写并出版了《大别山革命简史》等教学丛书,拍摄了反映大别山地区革命四度辉煌的党性教育专题片《信念的力量》,展示大别山革命前辈奋斗的历程、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英勇的事迹;成立了大别山精神研究中心,连续3年召开大别山历史和大别山精神理论研讨会,探索大别山革命精神形成条件、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强化研究式教学,用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力求在解惑中传道、在传道中解惑。
二是强化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形式内容多样,能够使学员在现场教学中获得体验与思考,可以是讲授精彩、发人深省的专题课,可以是催人泪下、触动灵魂的现场课,可以是身临其境、情融其中的体验课,还可以是朴实无华、诠释伟大的红色故事会。每一个红色遗址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沛的道德滋养。比如在红田惨案遗址,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点评、烈士后代感人至深的追忆,为学员还原300余名烈士英勇就义时的悲壮场面,把学员拉回到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使他们设身处地感受革命斗争的残酷与大别山地区人民誓死不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和赤胆忠诚。
三是强化创新性学习。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着眼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党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服务。大别山干部学院开设了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主题的系列专题课,开发了《誓言的力量》等现场讲授课,实现了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重视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先后开发了专题讲授课程、情景教学课程、访谈教学课程、红色故事会教学课程等10余种教学门类,基本涵盖了当前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教学方式。
红色心得体会1000字篇5
一封信笺,倾述无尽思念;纸短情长,诉尽家国情怀。《红色家书》一书精选了百余封家书,时间涵盖了从共产党创建初期到新中国成立,写这些家书的作者都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亲历者,他们远离亲人,告别妻儿,义无反顾地走出温暖的小家走向残酷的战场,把对家人的思念付诸笔端,写成一封封充满亲情、爱情、与家国激情的家书。这些家书是革命者与家人的心灵交流,带着战火的记忆,蕴含着对亲人无尽的思念,留给今天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的我们一笔富贵的财富。
从一封封透着历史沧桑的家书中,我仿佛闻到了战争的硝烟弥漫,感触到了家书作者们为实现救国理想的蓬勃心跳,家书中包含亲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传统文化的精华,作者以朴实真挚的情感,发自内心的抒发着他们爱国爱家的赤子之心,体现了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不惜英勇牺牲的豪情壮志。
从这本书中让我获得的不仅是震憾、铭记、还有永不言败奋进前行的力量。小小的家书寄托的不仅仅是家庭的琐事,还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再现了不同时期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强党性,他们在水深火热之中,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为中国的崛起、民族的复兴奋斗终身。我深深地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写给儿女的谆谆教诲和严格要求;也能体会到他们创业的艰辛和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热血追求,看到了理想信念的强大动力。
品读《红色家书》不仅使我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净化,而且增强了党性,更加激发了工作热情,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心系群众,要砥砺前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推动镇村经济加速发展,让农业强起来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服务为保障”的指导思想,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共进,搭建农村电商服务平台,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农业。大力推广草莓、百香果、西瓜等特色观光作物种植,不断壮大肉牛、虾、甲鱼等特色养殖产业。加大土地流转,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凯鑫农庄、仙来山庄为龙头,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及餐饮服务业,以江西加州农业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壮大发展超级稻、有机有色水稻。积极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强对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整合,引导合作社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工作,实现由数量扩张到数量质量并重的转变。
2、狠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让农村美起来
按照“七改三网”的要求,继续抓好花田中心示范村和全镇省级新农村建设点,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落实农村“一户一宅”政策;深入推进以“清理农村违法用地、违规建房,严格控制农民无序建房”为主要内容的“两清理、一严控”农村建房专项治理,大力拆除农村“空心房、危旧房、违章房”,读后感.在空闲地上建设“菜园、果园、花园”,变闲散宅基地为财富田园。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优先解决集镇农贸市场、中小学校、幼儿园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村庄礼堂会场和公园等人员集中场所的公厕建设,新(改)建村委所在地水冲式无害化公厕13座。深入推进农户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农户新建“三格式”化粪池全部使用塑钢材料,今年完成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覆盖率79%以上,让农村生活环境好起来。
3、持续深入推进脱贫攻坚,让农民富起来
持续深入推进脱贫攻坚,让农民富起来。强化精准脱贫、激发内在动力,压紧压实责任,持续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步伐,调整农产品种养结构,拓宽扶贫渠道。结合洪泰牛肉、绿源肉类加工两个特色农业,壮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支柱产业,对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加大帮扶力度,落实帮扶举措,确保今年124名贫困户脱贫摘帽。支持农民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技能培训,发展劳务经济。鼓励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农人”,创办农家乐,推动农民初始创业、特色创业、集群创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纵观如今天下,战火依然未止,叙利亚的人们正如百年前的中国人民一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年过去了,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中国了。我们幸运的是生活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的党让人们“居有屋、穿有衣”,这一切都是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创造的,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在基层党员干部,唯有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不忘前辈遗志,聚集我们微小的力量,为乡村振兴助力加油!
红色心得体会1000字篇6
主题党日的正确打开方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党的组织生活方式要创新。主题党日活动是党的组织方式的重要创新,要求既要接地气又要有实效,既要有教育意义又要被广大党员喜闻乐见,那么如何组织一场“优秀”的主题党日活动呢?
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的主要抓手。发挥支部主题党日教育党员、锤炼党性的作用,需要在突出“红色+”上下功夫,激发党员干部参与热情,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追循“红色足迹”,感怀峥嵘岁月,不忘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追寻红色印记是新时代党课教育的载体创新,是党员坚定政治信仰、锤炼党性修养的内在要求。新疆可可托海,一个因矿而兴的小镇。一批批建设者怀着报效祖国的热情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撼天动地的伟大实践,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淬炼出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这里也成了党员教育的重要示范基地,在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内,一幅幅照片记录着功勋前辈为国分忧的峥嵘岁月。一幅照片就是一段故事,一个人物就是一个典型,它们共同孕育出可可托海精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依托可可托海干部教育学院、县党建图书馆等党性教育资源,以沉浸式的情景动态之旅,让党员们追循“红色足迹”,感怀峥嵘岁月,不忘初心使命。
聆听“红色党课”,触摸信仰力量,传承初心使命
讲好党课,既是我们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有效举措,也是每个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和必备素质。如何把党课讲得让党员爱听、想听、接地气,是落实党课制度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举办“清风满富蕴”讲故事比赛,紧紧围绕“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优秀传统文化”“廉洁文化引领”“传承家风家训”等主题内容,用讲故事的方式,演绎和展现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中的典型事迹。开展以“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为主题的“党课开讲啦”“牧区微党课”,围绕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这一条主线,使广大党员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以“48载初心不改、不问功与名”的最美老党员米那甫·堆山布、用生命倒计时诠释医者仁心的米兰·多勒达等本地先进典型为标尺,激励广大党员触摸信仰力量,传承初心使命。
书写“红色华章”,赓续红色基因,回望初心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人薪火相传,更需要当代人的艰辛付出,其中党员的率先垂范作用至关重要。富蕴更注重党课教育的内涵,激励广大党员铭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夏冬牧场,不少基层党组织不断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上下功夫,针对牧区党建特点,建立“党群服务站”“毡房党校”,成立“马背服务队”,通过“望”民情、“闻”民意、“问”民忧、“切”民心的“望闻问切”党建工作模式,解决牧区党员生活困难。每年“七一”建党纪念活动时,开展“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重走采矿路”活动,从宣誓中汲取无穷的力量。重走被誉为“功勋矿”的三号矿脉,接受英雄的洗礼,赓续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
红色心得体会1000字篇7
用红色基因为初心“保鲜”“提质”“赋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70多年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精神支撑。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守初心、担使命始终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和终身课题。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需要不断汲取精神养分,方能历久弥坚、历久弥新。
讲好红色故事,在思想淬炼中坚固初心、牢记使命。红色历史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信念永恒,才能继往开来。要讲好党从弱到强、从成长到壮大的光辉历程,讲好党和人民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感人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功绩感召人,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人,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通过讲红色故事增进党员干部学好党史、新中国史的自觉性,主动接受红色传统教育,找准学习目标、汲取精神动力,做到常学常新、铭记历史、锤炼党性,进一步擦亮初心本色、底色,让初心保鲜、使命永恒。
用好红色资源,在涤荡灵魂中滋养初心、引领使命。“树有根,故其高百尺;连有魂,故其传不衰。”在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留下了无数珍贵的革命文物、战斗遗址和纪念场地。这些遍布全国,饱含沧桑的文物旧址,承载着光辉记忆,是初心的“红色课堂”。要用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染熏陶,走进廉政教育基地警醒警示,走进理想信念教育基地锤炼党性,把握教育时机,将红色基因注入党员干部血脉,强化情感认同。在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中铸牢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仰,感悟革命前辈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感受革命烈士一心为民的铁胆忠心和以身许党许国的崇高品质,不断丰富初心使命的丰富内涵,坚定践行初心使命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传承红色精神,在实践锻炼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国无精神不强,人无精神不立。党在近_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北斗精神、抗疫精神等可歌可泣的“红色精神”,这些精神不断开拓创新、薪火相传,指引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在经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开创新的历史征程。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前进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肯定会面临坎坷曲折,甚至会遇到惊涛骇浪。在新长征路上,要传承红色精神,升华红色精神,把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变成自觉行动,以坚定的信念、担当的勇气,找准座标,把握方向,提振精气神,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畅通两个循环,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践行初心使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坚决夺取决战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
红色心得体会1000字篇8
“小”展馆承载“大”历史
走进眉山抗战将士纪念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遗物、一段段影像,向人们讲诉着75年前那段山河破碎、日月同悲的岁月中,抗战先辈们如何振臂而起,抛洒鲜血,拯救这个风雨飘摇、危在旦夕的国家。知史方知来处,对于生长在和平年代的青年来说,应该更多更真切地了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一路走来经历的风雨,以及苦难背后的那些“正能量”。
这座开馆不到一年的纪念馆是眉山市第一个抗战将士纪念馆,主要为纪念眉山抗战将士所做出的贡献,馆内展示了眉山抗战将士风采、抗战时期文史资料、抗战时期日本侵华罪证、新中国发展历史进程和成就。
一腔爱国志,十万儿男赴战场。走过布满抗战将士们红色手印和生平介绍的墙壁,仿佛穿越时空,350多万川军誓师出川的声音犹在耳畔,10多万眉山青年离家赴战场的身影犹在眼前。在他们中,有人独自穿越野人山,有人亲自押送甲级战犯到日本;有人血战湘西,有人征战缅甸;有人大刀飞舞,有人侦查情报;有十二岁从军的小战士,也有立志杀敌报国的学生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抗战先辈们的浓浓爱国之情与拳拳报国之心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他们用生命为我们挣得一个和平的未来。我们青年干部更该涵养爱国之情,继承先辈遗志,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信念不折,“八百进士乡”亦可“马上定乾坤”。一件件经过历史沉淀的衣物、刀枪、画报、徽章、票证,无声诉说着那些充满血泪与痛苦、信仰与希望的故事。4000余名眉山战士再没能回到家乡,有的永埋山西的冰天雪地中,有的定格在莽莽野人山上。尽管穿草鞋、短裤,拿大刀、步枪,但他们不惧生死,不畏强暴,在切断滇缅公路的战役中,在滇西和缅北的战场上,与日军血战到底,谱写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20_年,_岁眉山老兵覃福廷在重返滇西公益行活动到达惠通桥时,想起牺牲在此处的战友,泣不成声,深深呼唤“战友,我的战友!”“敌军一日不驱出国境,川军一日不回川”,他们坚定的信念与顽强的意志融入民族骨血之中,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在新的历史征途上艰苦创业、奋斗不息。
“展示这些抗战遗物,是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老一辈眉山人的丰功伟绩,珍惜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将伟大的抗战精神传承下去。”纪念馆创建人李天玉先生这样说。由于自幼家境贫寒,但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很多人的帮助,长大后的李天玉先生投身公益事业20余年,将这份善心回馈给了社会。馆内一千多件展品大多来自李天玉先生多年来走遍全国,甚至远赴海外收集而来,其中曲折故事暂且不提,这份赤诚与热血正是对抗战精神最好的传承。
故土已无恙,使命应犹在。学习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才能更好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