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5篇
我们写心得体会的时候必须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心得体会就是将实践中获得的启发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以下是5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篇1
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篇2
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后,年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中央立足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三农发展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一部署站位高,用意深,指向明,不仅把握住了三农问题的本质,抓住了三农工作的关键,也为在新时期更好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明确了路径。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规律所示。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国家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支撑。从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来看,一方面,国家整体现代化不能没有农业现代化。很难想象,离了农业现代化,其他现代化何以立足?如何存在?又怎样持久?一栋地基没打好的高楼,拥有再漂亮的飞檐翘角又有什么用呢?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还不能一直慢下去。这就像一个水桶,决定水桶的容积不在长板,而在短板;也就如一支行进的队伍,谁跑得慢,谁就在拖后腿,谁也就决定了队伍的速度。我们的`农业现代化就是个短板,也在拖后腿,怎么办?补齐短板,追上大队伍,抓紧赶早。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大局所需。中国经济的腾飞,农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在新常态下,稳定经济增长,首先要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无论如何农业不能滑坡,千万要防止出现经济增速走低、物价走高的滞涨局面。而要避免这种不利局面,就要千方百计稳住农业。今年宏观经济稳中有进,粮食和农业丰收功不可没。但也毋庸讳言,这些年支撑农业连年增产手段的作用在递减,提价和补贴的空间已经见顶,各种成本却还在刚性上升,农业比较效益在不断下降。怎么应对?稳大局必须稳农业,稳农业必须增效益,增效益就要走加快农业现代化之路,通过现代化来提质增效、节本降耗,只此一途。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问题所逼。这些年我国农业的成绩可圈可点。但生态环境严重受损,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农业长期持续发展套上了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两道“紧箍咒”,也是不争的事实。别看自然不吭不哈,但惹急了他,他也会像唐僧一样念起“紧箍咒”。在唐僧“紧箍咒”面前,孙大圣也得低头;在自然“紧箍咒”之下,农业又岂能任性?必须尊重他,顺着他,让他高兴了,你才能高兴。而怎么让自然高兴、不再给我们念“紧箍咒”呢?还得向农业现代化这个“锦囊”要妙计,以“转”字诀对冲“紧箍咒”,以现代化的理念和手段去“粗放”、强“集约”,是惟一之选。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在粮食问题上不能有半点闪失,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首先要算好安全账,在此前提下,也要算好经济账,坚持稳粮与增收协调共进,强化稳粮与结构调整相互促进。要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要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加快推进农牧结合。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次产业融合互动,打造“六次产业”。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不能把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单纯理解成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张,更不能简单等同土地兼并。要坚持以粮和农业为主,不能搞“非粮化”,坚决禁止“非农化”。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坚决把资源环境恶化的势头压下来,新账不再欠,老账逐步还。一定要把过量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减下来,把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生产退出来,把农业废弃物转成资源和财富,把地力下降的土壤改良好,把受损的生态环境逐步修复治理好,把农业发展的根基和命脉保护好。要加大农业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坚持重中之重不动摇,不管财力多紧张,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要提高农业投入的使用效率,要抓住前期过剩产能消化期的契机,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和调控机制,健全金融支农制度。要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坚持改革创新。要敢于打破一切不利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弊端和障碍,充分发挥农民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只要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符合改革方向,农民群众欢迎,一句话,只要有利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不管什么形式,什么做法,都“可以、可以、也可以”,也允许“探索、探索、再探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离2020年“第一个百年”目标只有6年了,时不我待,不容懈怠。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这个短板,为在新常态下再创农业发展新局面努力奋斗。
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篇3
实施“优先发展+配套支持”,让农业基础“强起来”。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资金予以优先保障,政策予以优先倾斜,人才予以优先提供。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机器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发展,关键是人才。高校要加强涉农专业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要继续扩大面对农民的招生培训力度,提供“套餐化”“精准化”教学,提高农民专业水平。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创新创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实施“宣传引导+典型带动”,让村居环境“美起来 ”。要围绕生态宜居、乡村文明,大力推行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改变“脏乱差”的刻板印象,把农村打造成“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民风淳
朴”的“后花园”。要对村居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并通过多种方式让村民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要重点整治门前屋后、垃圾处理等场所环节,做到无杂物、无异味。要深入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加大对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引导乡亲见贤思齐,美化环境。要充分挖掘农村“乡土文化”“孝道文化”“宗族文化”,做好传统文化传承,让子孙后代“爱家乡、念家乡、建设家乡”。
实施“自主经营+优化服务”, 让村民腰包“鼓起来”。千条路,万条路,发展经济才是好道路。要聚焦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农业生产补助,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鼓励农民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大力推广订单式生产模式,从播种到施肥,再到收获,提供一条龙服务,从源头上降低风险,增加收益。要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科技推广人等专家学者作用,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提高生产效益。要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等方式,加大特色农产品推广宣传,扩大农产品销路。
做。好“三个加法”,写好乡村振兴的“奋进篇章”,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篇4
省委副书记乌兰传达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讨论稿)》精神。
许达哲强调,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探索走出一条切合实际的乡村振兴路子。要继续扛起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政治责任,总结运用脱贫攻坚成功经验,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要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乡村产业。要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要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实事求是,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要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县乡村统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要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方式,着力建设平安乡村。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健全人才下乡返乡留乡激励保障机制。
许达哲强调,要扛牢粮食主产省的重大责任,为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要始终心系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红线,较真碰硬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要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建设好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加快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要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运用好各类合作种粮模式。
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篇5
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说,做好“三农”工作对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意义重大。农业在任何时候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具有“压舱石”作用,对稳定低收入人群的生计有重要作用。
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特别是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农业农村的稳定发展为应对风险挑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专家认为,今后我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征程上,农村的发展空间巨大、大有可为。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唐忠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人口占比依然较高,城乡二元结构依然突出,还有不少农民收入在“平均数”以下,收入有待进一步增加。新发展阶段要解决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才能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翻开世界各国现代化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能否处理好农村这一头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现代化的成败。”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改革试验研究室副主任刘俊杰表示,长期以来城市这条腿长、农村这条腿短的问题突出,如果不能让乡村同步实现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民族复兴也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