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经典诵读活动方案5篇

时间:2024-06-13 13:48:14 分类:方案大全

方案的成功实施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执行和控制机制,制定一个明确的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遵循规范和法律要求,下面是58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社团活动经典诵读活动方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社团活动经典诵读活动方案5篇

社团活动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篇1

一、活动目的:

经典美文,是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人类伟大的精神财富。为了促进全校老师文化素养的提高,倡导阅读经典,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在诵读中继承弘扬优秀文化遗产,营造书香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特举行经典美文诵读活动。

二、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美文

三、活动要求:

1、以校区为单位诵读。各校区分成若干小组,按人数的15%产生优胜奖。

2、参赛内容:诵读内容由学校统一准备,参阅校园网,选手现抽现读一篇。

3、朗诵要求:语言标准,口齿清楚,节奏准确,声音洪亮,感情充沛。

4、比赛顺序:抽签,确定诵读顺序。

四、诵读时间:

20xx年5月8日

五、诵读地点:

各校区自主安排

六、诵读对象:

全校在职老师

(女教师满50周岁,男教师55周岁自愿参加)

鞋蒲市小学教科室

美文诵读评分标准

教师姓名

语音、语调

语速(50分)

表达、感情、感召力(30分)

台风(20分)

总评分(100分)

评分员签字:组长签字:

社团活动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篇2

一、社团活动目标

1.引导诵读国学经典,通过优雅精致的经典语言,浸润于国学经典的氤氲之中,得到民族优秀文化的滋养,砥砺品行、健全人格.

2.为精神成长打下民族文化的.根基,使他们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

3.引导学生从传统的优秀经典诗文中寻求滋养,在文化底蕴积淀的过程中突出创新人格与现代精神的塑造。

二、社团活动宗旨

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

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文美心,嘉言懿行。在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推进素质教育。读经诵典,培育心灵,吸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丰富“重德崇智、和谐发展、体验成长”的办学思想;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

三、社团活动主题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四、活动注意点:

1.熟读成诵,快乐积累。

国学经典是高度浓缩又相互关联的智能思想体系,包括大量对人生、世界、乃至神秘宇宙的'智能思考和为人之道的论述,是古人真实深远的生命体验。当然,经典跨越历史的长河,毕竟与现代社会相隔久远,难免存在一些糟粕。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去了解,去学习。

诵读,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心、脑等多种感官并用。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语言正是在反复的实践中形成一种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实施快乐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熟读,让学生在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

3.营造氛围,让校园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班级精选古诗文、名言警句布臵楼道、橱窗。在校园广播、橱窗、板报等媒介开辟国学经典诵读专栏,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其中,得到熏陶、感染、浸润。

五、活动安排

地点:三(二)教室

时间:每周四课外活动

六、活动人员名单

辅导老师:周迎超

活动人员:三四年级学生(马雅君、刘畅、刘金月、朱金杰、黄静雅等)

七、活动展示

1.小型诵读展演:以情景剧表演、经典朗诵会、朗诵擂台赛等形式,展示学生在参与诵读经典上获得的喜悦与成绩。

2.诗配画展示:主要以学生手抄报为载体,展示诵读成果,彰显人文教育。

社团活动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篇3

一、比赛主题 :

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二、比赛目的

通过组织学生经典诵读比赛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营造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经典诵读活动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

三、比赛时间 :

20xx年11月18日(第11周星期一)

四、比赛地点 :

各班教室

五、比赛对象 :

3—5年级全体学生

六、参赛要求

1、以班为单位参赛,要求全班学生参加,着装统一,整齐大方。

2、比赛内容由各班自行从《国学经典读本》、《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书中去挑选,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尽量配乐。比赛形式由各班自行安排。

七、评奖办法

1、邀请学校领导及相关老师组成评委会,根据各班的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现场打分。

2、根据比赛情况和现场评分,分年级设奖。

三年级:一等奖:3个 二等奖:3个

四年级:一等奖:2个 二等奖:3个

五年级:一等奖:2个 二等奖:2个

八、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

a、作品内容(xx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b、节目形式(xx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九、人员安排

评委:黄 勇 桂建明 周群意 杨辉宇 朱丽华 邓英姿

胡新兰 罗 彪 肖丽华 陈 敏 何恒嘉 周碧华

统分:李致富

摄影:袁 娟

社团活动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书香溢满校园 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了解中外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切实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积极探索xx小学开展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为区经典诵读活动的全面推进和扎实有效开展积累经验。

二、诵读内容

1、国学经典

2、优秀童谣、散文、现代诗歌

3、中外优秀少儿读物

三、参与对象

全校1-5年级在校学生

四、任务要求

1、制定计划

①结合区实施方案,并根据学校、教师、学生实际制定学校经典诵读计划。

以语文课标规定的诵读篇段数量为基本标准,以语文课标推荐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为参考内容,确定各年级的诵背材料。自选篇目要符合经典性、适宜性原则。

以《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表》为参考内容,结合语文课文拓展阅读的需要,确定各年级的读书材料。自选篇目要符合趣味性、适宜性原则。

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篇幅、类型等要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逐渐增加难度。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具体要求:

一年级每学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

二年级每学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三年级每学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四年级每学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五年级每学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②各班根据校计划和本班实际情况制定详实的`班级诵读计划。计划分为背诵和读书两部分。做到定内容、定时间、定效果。并力求做到:班级活动与学校活动相结合;个人诵读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

2、抓好落实

①时间落实。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在不增加学生过重负担的前提下,采取“晨读、午诵、暮省”的形式,保证全员参与,并有充足的时间诵读经典。

②内容落实。班主任教师要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诵读计划中具体规定的诵读篇目和完成时间。将诵读计划张贴于教室的显要位置,并指导学生根据班计划制作诵读记录本。(诵读记录本同样分为背诵和读书两部分)

③辅导落实。班主任有结合学生自身情况推荐不同诵读内容的权利和义务,有帮助学生弄懂诵读材料的读音、大意、意境以及写作背景的权利和义务。有将经典诵读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艺术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诵读践行活动的权利和义务。

经典诵读以“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为主要任务,鼓励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但忌盲目拔高要求。也不能要求学生必须理解所诵读内容。

④管理落实。对经典诵读活动的规划、操作、评估等各环节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检查方面要按学生自查、教师检查、教导处抽查三个层次稳步进行。

根据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发展水平不同,允许每班有10%的学生降低诵读标准。班主任根据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其接受程度又有利于其不断提高的诵读计划。

⑤评价落实。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学校将采取“每周评价”、“每月评价” 、“每学期评价”、“弹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学校评选 “诵读大王”、“每月一星”、“优秀班级”、“优秀辅导教师”等,还将采取晋级或过关的形式,以评价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

3、开展活动

①师生同读同背,打造书香校园。

身教重于言教,老师轻松愉悦与学生一同诵读经典就是学生诵读经典的动力。学生收获,老师受益,教学相长。

②强化诵读热情,举办展示活动。

结合学校统筹安排及重要节日等,各班可自行举办古诗书法作品展、经典诵读征文、经典诵读比赛、经典诵读汇报演出等活动。

五、组织实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诵读经典系列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道德认知的有效载体之一。各班级要充分认识此次活动的意义,认真组织,制定方案,将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2、根据实际,自成特色。各班级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活动的内容、重点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活动,突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这一重点,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3、统筹安排,求真务实。各班级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诵读活动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六、检查督导

1、检查方式

①平时抽查:教导处和各班主任利用晨读时间,根据班诵读计划中的进度安排,随机抽查学生的诵读情况。

②集中检查:学校将在每年的四月和十一月对各班级经典诵读活动进行测评。

随机抽取6名学生,根据班诵读计划中的进度安排,随机抽查学生的诵读内容。

2、等级标准

班级整体

a:《班级经典诵读计划》制定合理有效,能体现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篇幅、类型等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逐渐增加难度。有学生的诵读记录本,学生能按进度要求进行诵读。

经典诵读活动的落实、检查到位,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学生乐于诵读,而不是当作负担。

b:有《班级经典诵读计划》,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篇幅、类型等的年段特点不充分。有学生的诵读记录本,但执行情况不好。

经典诵读活动的落实、检查不到位,疏于管理。学生诵读积极性不高,视为负担。

c:无《班级经典诵读计划》或学生的诵读记录本。

经典诵读活动流于形式,学生收获不大。

学生

诵背部分:

a: 用普通话背诵,吐字清晰,语音标准;正确流利;诵读富有韵味和表现力。

b: 用普通话背诵,吐字较清晰,语音较标准;基本做到正确流利;有一定韵味。

c: 普通话不标准,吐字不清、不能正确完整背诵。

读书部分:

a:喜欢读书,能按读书计划认真读书,乐于交流读书收获。

b:较喜欢读书,基本做到按读书计

某小学年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提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诵读经典系列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道德认知的有效载体之一。各班级要充分认识此次活动的意义,认真组织

划读书。读书后收获不显著。

c:不喜欢读书,不能按读书计划完成读书任务。

七、总结表彰

学校将于20xx年底结合区经典诵读活动及学校开展情况,评选“经典诵读先进班级”、经典诵读优秀学生、优秀指导教师。

社团活动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篇5

一、训练目标:

1.通过各项活动,拓展学生的朗诵水平,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培养朗诵新秀。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文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把朗诵、文学欣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诵理论水平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3.健全组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各项活动。

4、深化素质教育,通过朗诵诗社开展的表演、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二、训练要求:

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

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学情分析:

本次参加古诗诵读兴趣小组的都是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不多,对古诗文的了解和掌握也不多。根据掌握情况尽可能做到面向所有学生,平衡进度,同时也要兼顾个别进步大的学生,个别讲解,以优促差。

四、训练时间:

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

五、训练地点:

一(2)教室

六、训练安排

1、《咏鹅》朗读、简单理解、背诵《咏柳》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2、《登鹳雀楼》朗读、简单理解、背诵《春晓》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朗读、简单理解、背诵《静夜思》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4《赠汪伦》朗读、简单理解、背诵《送孟浩然之广陵》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5《早发白帝城》朗读、简单理解、背诵《绝句》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6、《枫桥夜泊》《游子吟》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7、《赋得古原草送别》《小儿垂钓》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8、《悯农》《寻隐者不遇》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9、《山行》《清明》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10、《题西林壁》《小池》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11、《所见》《村居》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12复习

13复习

《社团活动经典诵读活动方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