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心得体会7篇
心得体会教会我们珍惜每个瞬间,因为每个瞬间都蕴含着宝贵的教训,写心得体会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的,优秀的心得体会还会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下面是58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方法论》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方法论》心得体会篇1
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我得知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__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公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以后我相信可以利用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解决许多问题。马克思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学习是为了利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在实际中利用。所以我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要联系实际,在平时的生活中体验和努力掌握马克思理论。
老师曾经说过学习马克思__为了把马克思当成自己的行动指南。利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来解决我们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我们还学习了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来研究经济体制问题。利用先进的思想来解决经济问题,不仅会在理论上解决我们所见到的经济问题,合理解释经济现象,同时,也可以科学的规划自己的经济,武装自己的经济头脑,作为经济指南。
认识事物的矛盾性,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矛盾性。在一个个矛盾的组成下构成了一个个繁杂的事物,我们学习马克思就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发生的事情和事物。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不能武断的认为这个是好的,坏的,无用的,有用的。只有利用辩证的态度对待,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学习马克思也认识的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了事物的本质,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的,真理与本质,等等。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处理事情的时候。就有助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信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矛盾,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__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发展相结合的表现。
《方法论》心得体会篇2
我们在党校学习的第一阶段,收看了在中央党校建校__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讲话,收看了中央党校副校长李书磊所做的“学习引言”,聆听了孙广灼教授所做的“如何搞好党校学习的几个方法论问题、单元教学说明”的报告,认真学习了中央党校教授杨春贵等讲解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关课程。
通过课程讲解、自学原著和理论研讨,我们系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和十一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深入研究改革发展中的有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夯实理论基础,拓展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加强党性修养,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执政能力。
我们的学习与思考既要面对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思想文化多元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分析世界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教训,深入研究并正确回答改革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解决发展中的各种复杂问题,也要潜心分析研究人类社会科学的发展历史,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理论发展形成过程。这也就能够正确理解“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这个问题了。
第一单元的学习,为我们深刻理解我党当代的理论建设成果作了历史背景回顾,并使我们在这些重要理论之间建立逻辑联系。通过学习,我们得以更深刻地理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所创立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都是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重大理论创新,在这些理论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报告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方法论》心得体会篇3
通过一学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基本的认识。在课堂上听完老师的讲解后,我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一些本来不太明白的原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随着老师的讲授,我对很多问题产生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一部分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部分和我的观点不谋而合,还有一部分纠正了我曾经有些错误的观点。上课时老师还会举一些实例说明问题,这帮助了我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解,同时也让我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些观点是非常实用的。比如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让我知道了做事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光凭自己的想法做事,完全不考虑客观状况。还有,矛盾的对立统一让我知道了做事要抓主要矛盾,要能够正确的取舍,要学会放弃一些事情,不能面面俱到,以致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让我知道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做事不能只顾一点,不顾与它关联的其它事,要尽量顾全大局,而生活中任何一个微小的举动都有可能影响我和别人的一生。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使我知道了做事要坚持下去,不能因为一时的努力没有结果就轻易放弃,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产生质变。学习了规律的客观性后,我知道了做事要符合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办事终将自食恶果,比如现在我们队环境的过度破坏,若是再不加以节制,终有一天会人类会走向毁灭。物质是运动的告诉我做事不能守着一成不变的观点,而不顾物质的变化,要随着事情的发展灵活变通,采用不同的方法,才会最终取得成功。学习了唯物辩证法,我知道了要辩证的看待问题,不能完全肯定一切也不能完全否定一切。当自己取得成绩的时候不能骄傲,也要反思自己的问题,当对别人不满时也要想想他人的优点长处。
这学期老师还让同学们结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将结果在课堂上展示。我们组的课题是中美关系,在研究性学习中,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对中美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做了处理和分析,产生了自己的看法。同时,这个活动也加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有了团队意识,明确了在合作中应该如何分工,在共同完成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逐渐学会如何抓问题的主要矛盾,如何取舍,如何高效地合作,当观点产生分歧的时候该如何解决。在课堂展示过程中,我也受益匪浅。其他同学的展示主要包括对国家形势和对外关系的分析和社会性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的问题和观点。同学们的讲解都很易于理解,并且让我对很多政治问题有了基本的了解,其中一些同学的研究课题与展示也让我对自己、对未来、对国家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让我收获了许多。在增长了知识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生活、对未来的思考。在生活中,这些原理也对我的行为处事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有些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得到有效的解决。
《方法论》心得体会篇4
(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一是培养精神境界,“化理论为德性”,二是训练理论思维能力,即“化理论为方法”,归结到一点__改造世界和实现自我,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话说__“成物”和“成己”。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
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能从实践的沃土中不断吸取营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个开放的体系,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中不断战胜对方、完善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邓小平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__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面向新世纪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的重大成果,是在新的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__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要,在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相比,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三个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方法论》心得体会篇5
“守其初心,始终不变”。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激扬起新时代共产党人的雄心壮志。这就迫切需要把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实质讲清楚,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事业得到人民衷心拥护,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初心和使命生成的两大逻辑前提
这个初心和使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历史逻辑的必然结果。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革命性纲领《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可见,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共产党就始终代表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是世界上倡导民主与平等、追求公平和正义的先进力量。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发展,无数的社会主义先驱者对美好社会制度的执着追求,对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艰辛探索,深刻推动着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极大改变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尽管在漫长的斗争中,也存在一些曲折与困境,但伴随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政党的不断摸索,最终走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极大促进了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为全体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在当代,中国共产党坚持秉承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立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力量。
坚守初心的方法论要求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白茂峰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方法论》心得体会篇6
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树立正确党史观,做到正确地学习党史,必须有坚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自觉。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进步,但也经历过一些曲折,甚至出现过失误。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然而,历史虚无主义却打着所谓“还历史本来面目”“重新评价”的幌子,诋毁和丑化革命英雄与先进模范人物,人为割裂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探索实践,其要害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此,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亮剑,善于斗争,对错误的思想认识坚决予以澄清和批驳。在这方面,《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我们提供了基本依据。我们要将思想认识统一到两个“决议”的基本精神和重要结论上来,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作者:王锁明 作者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基地、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方法论》心得体会篇7
?编者按】为满足读者对经典好书的阅读需求、鼓励策划出版可读可藏的人文社科类精品图书,经过由十位专家学者、著名书评人、资深媒体人组成的评选委员会评选,“2020年度东方出版社十大人文社科好书”新鲜出炉。《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中国古桥志》《陈乐民作品新编(全9种)》《历史学的真相》《我的经济学思维课》《b代表包豪斯》《见鬼: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阅读笔记》《树影 鸽子 人:胡同北京的生趣与乡愁》《贸易与理性》《俄罗斯千年文化与艺术(全两册)》榜上有名。
评委会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黄集伟:专栏作家、出版人、书评家、语词收藏人
绿茶:独立书评人,绿茶书情创始人
令嘉:百道网总经理
李雪芹:新华网悦读频道主编
刘忆斯:资深媒体人、书评人、深圳特区报新阅读周刊主编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乔还田:中国编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玮:原中华读书报总编辑
解玺璋:独立书评人、近代史学者
杨平: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
?北京地铁站名掌故》/户力平 著/东方出版社
此书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中国编辑协会副会长乔还田认为,该书图文并茂,集知识性、实用性、通俗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就像一位老北京人,以地铁站为“坐标”,向读者讲述了与之相关的历史与文化,独具特色,别有情趣。百道网总经理令嘉认为,这是一本很好的地方志,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视角来关照北京的历史沿革、地理景观、风俗文化等等,相比以往类似题材作品,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我们看到太多的志书,走的是专业出版的路线,沉甸甸地被锁放在各种书橱里,除了少数的研究人员,大多数人只能顶礼膜拜。但这本书妙就妙在它让老百姓从日常生活中,顺着无数高度关联和熟知的站名,不知不觉嵌入到北京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之中。”2020年底,本书荣获2020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除了内容的可读、好读之外,本书的设计也颇具匠心,让人眼前一亮。
?中国古桥志》/孔庆普 著/东方出版社
这是一部相当有分量的学术书,资料的完备、细致以及对中国古桥史梳理的唯一性,让其在众多图书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众多评委的高度认可。新华网悦读频道主编李雪芹评价此书时说道“兼具实用与美学价值的中国古桥,如今在神州大地上的存量日渐稀少,为那些正在消逝和即将消逝的古桥抢救式地出书存照便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充分肯定其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中国桥梁工程泰斗茅以升先生在生前曾对本书作者孔庆普说:“你拆除和考察了那么多古桥,你有资格写古桥技术书,你就写吧,非你莫属!”这部堪称中国古桥技术“百科全书”的《中国古桥志》便深孚重望,应运而生。本书严选清代以前的古桥1749座,严格按照石拱桥、砖石拱桥、石梁桥、石墩台木梁桥、木桥、 铁索桥分类,在几无废字的记述中将古桥的技术数据、结构形式及建造方法等,为后人研究中国古桥技术的技艺提供了扎实、系统、丰富的史料基础,也为读者了解中国古桥架起了一座永不垮塌的知识大桥。
?陈乐民作品新编(全9种)》/陈乐民 著/东方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这次同时推出陈乐民先生九部作品,汇集了数十年来他的主要学术成果,其中包括《启蒙札记》《欧洲文明的进程》《20世纪的欧洲》《读史散记》《看的是欧洲,想的是中国》《哲学絮语》《书巢寻理》《山高水远》《在中西之间》,诚如参评专家所说,东方版陈乐民先生作品集最可贵的一点是,在以往整理中,加入了陈先生从未公之于世的遗稿,和散落于各种刊物上的“遗珠”,堪称文章盛事,兼具市场价值和文献价值。知名书评人解玺璋表示,陈乐民先生是一位有着丰厚学养的国际政治与欧洲学专家,同时也是一位潜心于中西历史文化比较研究的学者。陈先生是“一身跨两代”之人,即是“旧知识分子”的最后一代,又是“新知识分子”的第一代,他的文章亦中西兼顾、古今兼顾,一边面对西方文明史,一边直面中国文化和历史,既有哲学的沉思,亦有历史的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认为,陈乐民先生是当代中国学养深厚的大学者,学贯中西,打通古今,既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学术根基,又有丰富的外交活动。读其书,想其人,他是有学问的思想家与有思想的学问家。
?历史学的真相》/张耕华 著/东方出版社
此书是本年度一部重要的历史学作品,不仅提供了方法论意义上的治史之术,也在更高的维度上开辟了超越前人的观史之道,值得历史学研究者和爱好者品读。评委马勇对此书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中国具有最为悠久的历史书写,其产量也是不得多见的历史学作品大国,但是中国的历史学始终只是一种经验主义的书写与表达,理论的探究一直不是那么活跃。历史哲学的贫困注定了中国历史书写一直很难具有超越性的巨著,即便是二司马,也不过是一种历史记录,很难从中获取历史哲学意义上的启示。这部书,是这个时代不多见的历史哲学思索,论及的许多问题都值得历史从业者接续探究。
?我的经济学思维课》/张军 著/东方出版社
此书曾入选“中国好书榜”,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杨平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一本好书应具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具有独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二是能引发读者兴趣,继而引发对更深层次知识的追求。因为一本书即使内容再深刻,它所包含的信息也是有限的,而《我的经济学思维课》这本书即是在第二点上做得不错的图书代表,它激发了大众在经济学知识方面的兴趣,从而引发读者愿意有更深层次的阅读。资深媒体人、书评人、深圳特区报新阅读周刊主编刘忆斯也同样认可这样的观点,他表示: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经济的影响,但经济却又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经济学也同样是众多读者望而却步的学科。相比目前书市上大量经济史、经济学原理的书籍,张军这本书言简意赅、举重若轻,他从概念出发,加以解读,妙施比拟,辅以案例说明,一步步训练我们的经济学思维,扩展我们看待经济问题(甚至世界)的角度和理解度。而全书设置的提问加解答的模式,更容易让我们聚焦靶心,一箭中的。
?b代表包豪斯》/迪耶•萨迪奇 著 齐梦涵 译/东方出版社
这是东方出版社本年度作品中相当抓人眼球的另类杰作,它将书籍内容中的精神内核延伸到了装帧设计上,呈现出由内而外的审美趣味,也让纸质书阅读成为当下新媒体时代中不可替代的综合性享受。评委令嘉点评:“这应该说是一本集优质内容、优异的编辑创意,以及优秀装帧于一体的书,是值得推荐给读者阅读、购买并收藏的一本好书。”李雪芹评价:“作为一本由当代设计精神导师迪耶•萨迪奇出版的图书,没有设计感怎么拿得出手?《b代表包豪斯》就是一本从装帧到内容都别具设计‘包袱’的有品小书。从封面封底到内页,只有黑、白、银三色,连作者的个人照片都省略,极简极酷。本书用裸脊锁线装订,黑色明线串起白色书页,随便翻开哪页都可以完全摊平,令人愉悦舒适。最值得惊喜的是——本书的外封可以完全展开,变成一张双倍尺寸的双面有品海报。”刘忆斯则从另一角度高度赞赏《b代表包豪斯》:“不要以为这本书只是一本关于现代设计的书,事实上,它涵盖了现当代先锋艺术、科技发展、器具运用、时尚潮流等方方面面,而且互有勾连,共冶一炉……文字中还有他的社会交往、生活感受,让读者很容易产生共鸣通感。”
?见鬼》/有鬼君 著/东方出版社
本书得到了原中华读书报总编辑王玮的认可,他引用了中华读书报对本书的评价:“这本书打捞了散布在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里各色各样的鬼,把鬼的文献材料视为民族志,用流畅的叙事,书写了鬼的日常、鬼的社会、鬼的政治,以及人鬼关系。不论日本、韩国、中国还是东南亚国家,普遍共享着一种对‘鬼’的敬重,其中既包括对祖先的崇奉,也包括对其他各类鬼魂的敬畏。如果用一双“鬼眼”来重新审视中华文化、亚洲文化乃至西方文化,可能看到的将比以往的更多、更不同。”解玺璋也认为有鬼君的《见鬼》,可谓新时代的谈鬼录。其中的故事,虽说多取材于古代的志怪小说和文人笔记,但叙事幽默诙谐,妙笔解颐,读来令人胃口大开。又不专为谈鬼,兼而论人,妙在通人之情,得鬼之趣。可以说该书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异类民族志,也是一部以鬼见人的轻松小品集。
?树影 鸽子 人》/况晗 画 陆原 文/东方出版社
胡同是北京人的根,也是北京城的文脉,那里有老北京人最真实的生活和记忆。在《树影 鸽子 人:胡同北京的生趣与乡愁》这本书中,画家况晗和北京民俗专家陆原经过十年打磨,用近百幅技法独特的胡同新作与近百篇丰满隽永的胡同小传融为一体,完美地将一个饱经风雨的胡同北京呈现给读者。况晗笔下的铅笔胡同,并非胜在如何逼真,最打动人的是这些作品背后透出的老北京随性、宽厚的精神内涵。铅笔朴素的线条、厚实的灰色调,最适合表现老北京的韵味——片片残墙的斑驳、砖石风化的质感、老槐树的光阴、胡同的年轮,画中处处可见人的生活、人的情感、人的情绪、人的思想、人的故事。搭配上陆原的细腻文字,让每一条胡同都像一部厚重的史诗,向读者述说动人的往事。知名专栏作家、出版人、书评人黄集伟评价本书:“如没有这本书中画家况晗描绘的大小胡同,草厂东巷、北锣鼓巷、花园东巷、灵光西巷 、谢家胡同、箭厂胡同、局头条、石雀胡同、东棉花胡同、演乐胡同、富强胡同、大草厂胡同之类,大概也只剩下干巴巴的词条了。”
同样对绘画颇有心得的知名书评人绿茶也认为,作者况晗的画风非常有特点,况晗对胡同的描绘极具画面感。人文社科类图书对深度和温度的追求,在这部作品中达到了相当的境界。
?贸易与理性》/郑永年 著/东方出版社
本书是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郑永年教授关于未来贸易趋势的一部系统理性思考的著作。本书具有逻辑性、可读性、能让大众理性看待全球形势和中美关系的优秀读物。
“俄罗斯千年文化与艺术”系列/德米特里·利哈乔夫 著/焦东建 董茉莉 译/东方出版社
该系列由《俄罗斯千年艺术:从古罗斯至先锋派》和《俄罗斯千年文化:从古罗斯至今》两本书组成,全面梳理了俄罗斯千年文化史、艺术史的意义及发展历程,是比肩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俄罗斯文化史巨擘的一生研究总结之作。作者德米特里·利哈乔夫一生致力于古罗斯文学和文化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被誉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俄罗斯文化界的一座丰碑”。评委杨平认为,俄罗斯的艺术和文化非常深厚,国内目前的研究远远不够,这本书刚好填补了我国图书市场上俄罗斯文化艺术书籍的空白,无论是气质还是内容都很吸引人,而对俄罗斯文化、艺术、文学的研究也特别有助于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