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反思最新7篇
教学反思是教师必备的技能,这也是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下是5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音乐教学反思最新7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教学反思篇1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舞蹈画面的导入。在开始上课时。用多媒体播放几个少数民族的歌舞画面,《掀起你的盖头来》,《北京的京山上》《金孔雀》,让学生从多姿多彩的歌舞画面中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学生们也能够在此情境中激发其情感,引起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学唱,学生们采取自愿结合的小组合作方式,如竖笛小组。二胡小组。口琴小组。唱谱小组等。在乐器的'帮助下识谱。唱词。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三合作表演展示。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学习效果。
四合理的评价,适当的鼓励是激起学生热情参与的最佳方法。
音乐教学反思篇2
我在教学中的感受如下:
一、教材内容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学生热衷于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学生对革命传统歌曲没有兴趣,这也是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
二、存在不足及措施
作为音乐老师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吸取老教师的经验,取长补短。因此,无论是主课也好,副课也罢,教学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通过教学我感觉到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常有教学与教材紧密相关,切忌追求课堂忽视了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
2、教学中要注意到大部分学生,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3、要注意师生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生一同学习。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反思,请给予指导。
音乐教学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愿意看图谱模仿动作。
2、会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初步学习创编动作。
3、喜欢音乐创编活动,有一定的表现欲。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5、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
1、ppt的制作,包含音乐素材、图片等。
2、扭扭棒制作的水果娃娃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初步欣赏音乐,感受节奏。
师:美丽的秋天到了,水果王国里可热闹了,你们听——(完整欣赏音乐)
师:水果娃娃在干什么呢?
二、逐一出示水果,学习动作。
1、通过猜谜分别请出菠萝、香蕉、葡萄、苹果娃娃,观察他们的动作。
2、幼儿学做动作。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水果娃娃的手臂和腿部,分别做了什么动作,学学看。
提要求:谁能根据音乐的节奏来做动作?
一幼儿表演,其他幼儿跟做。教师重点帮助幼儿掌握按节奏做动作的技能。
3、根据图示,拓展思维。
引导幼儿发现符号并进行联想:身体的什么部位也可以转一转。分别进行表演。
4、拓展:除了菠萝、香蕉、葡萄、苹果,还有很多水果也来参加舞会了呢!认识桔子、梨子、草莓、柠檬。观察图谱,引导幼儿发现下面一排水果的动作和上面一排水果的动作是一样的。
5、完整舞蹈,引导幼儿学习一个乐句换一个动作,看着图谱模仿。
三、创编水果动作,合作表演。
1、示范创编动作的方法。
分别请两名幼儿示范用扭扭棒制作的水果娃娃编动作,并学一学。
2、每人一个水果娃娃,创编动作。
请帮你的水果娃娃想一个漂亮的动作。
3、尝试按自己创编的动作进行表演。
学学看,你的动作编得怎么样,注意要跟着音乐的节奏表演哦!
4、集体展示成果,分组合作表演。
两组小朋友一起进行表演,其他幼儿作观众帮助拍节奏。表演结束后交换。
4、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参加舞会。
课后反思:
一学期一次的一课三研,终于断断续续地落下帷幕。对于一研的我来说,这节课对我的磨练是我教学生涯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以前,新教师都是通过模仿课来梳理教案;上试教课来找出课上的不足。而这次,新教师都被安排在了一研,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崭新的考验。不仅要自己备课,而且还要利用电脑制作课件。当然,我们这组的周老师、朱老师,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和提高。一到我们这组研课的时间,周老师就会一遍一遍地帮我梳理教案,一字一句的斟酌。朱老师则不厌其烦地教我用电脑如何制作课件。下班后,我们就在一起制作教具。回家后,我就对着镜子一遍一遍的上着“试教”,自己充当多重角色,连上课有小朋友过于激动躺在地上的场景我都设想到了,并想办法解决。所以,在上完一研后,老师们对我的课还是赞赏有加的。
音乐教学反思篇4
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就象学语文一样要会读一篇文章就必须先学识字。学生要会唱简谱,同样先要学识谱。对于音乐识谱教学,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从听觉训练入手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学识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重视“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当学生进教室时我用的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教师是有意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辅垫,而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倾听。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听到歌曲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内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有一定印象,起来了熟悉旋律等作用。
二、利用创编旋律来提高识谱能力.
创造性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识谱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会,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即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以教六年级学生唱,《星星和灯光》为例。由于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歌特点,所以在学唱新歌之前,我把歌曲中的主音572编成一些旋律小片断让学生练唱,唱熟这些片断旋律后,把这些片断与歌曲旋律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再让大家来听一听,唱一唱教材上的歌曲,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新的课程标准让我们一改以前依靠灌输,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传承式教学,取而带之的是一种综合知识的运用和注重创造性思维的现代教育理念。在音乐识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需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走入音乐中去寻找,探索和创造,在美妙的音乐中挖掘自己的潜力,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音乐教学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可以让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
2.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歌词内容。
3.体验在与同伴游戏时的快乐。
重难点:在熟悉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能用肢体语言表现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音乐cd、纸飞机、铃鼓、图片。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小朋友们,看看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唱歌来和客人老师问个好,好不好?
哎呦,真有礼貌,除了客人老师来了,还有谁来了?快坐下来看看。
二、出示教师折好的飞机
出示教师折好的飞机,我们来看一看有哪些小动物坐在纸飞机上飞行,他们开心吗?
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模仿飞机飞行,比如起飞、转弯、上升、下降、落地等。
在教师的铃鼓声中,幼儿用肢体模拟飞机飞行,当铃鼓节奏停下来的时候,幼儿也需暂停飞行。
三、播放cd幼儿倾听歌曲,熟悉歌词,并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歌词。
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用动作表示你是一张纸,正在被折成飞机呢?在想象自己变成一架纸飞机,你会怎么飞?
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两到三遍。
四、将幼儿分组,根据歌曲来玩儿纸飞机的游戏。
请幼儿五人一组,排成一纵队。先由第一名幼儿当纸,排在第二个的幼儿唱第一句,并假装把第一名幼儿折成了纸飞机。唱第二句的时候,把扮演纸飞机的第一名幼儿丢出去,推一下。第一名,幼儿就被丢出去后开始到处飞,在歌曲最后一句的时候,飞回到队尾。然后第二名幼儿扮演飞机,被第三名幼儿折好丢出去,按此循环游戏。
教学反思: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音乐教学反思篇6
3/8拍的教学,从复习3/4拍引出3/8拍,并明确3/8拍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并做练习1学生很快就接受,再结合歌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3/8拍,进一步巩固。在教唱歌曲《小蛙你唱吧》中,首先指导学生懂得歌谱上各种音符在3/8中代表的拍数。我通过范唱、范奏等方法和借助课本上歌谱每行的首音 所标记的.唱名,让学生熟悉旋律,随琴跟唱。最后学唱歌词。歌曲处理时,要充分注意各段歌词的词意,对不同的情景和情绪采用音色、力度的对比来准确表达。比如我是这样处理的第一段是描绘小蛙怕受伤害而惊恐不安的情绪,力度要弱,音色要柔和,即使连续上行模进,旋律大幅度上升也要控制音量。第二、三段歌词表现了孩子对蛙的热情安慰、鼓励和赞扬,我分别用亲切、柔和或热情、明亮的声音来表现。效果非常好,学生演唱时非常热情投入,而且大部分学生流露出非常自然、热情的表情。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前,我先让学生听《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的铜管乐器部分让学生先了解圆号、大号、长号、小号等乐器的音色、演奏姿势和它们的特征,这样学生对小号有一定的了解,再来听《那不勒斯舞曲》,并且在听之前,让学生了解并唱一唱音乐主题旋律,之后再欣赏效果非常好。
音乐教学反思篇7
音乐课应该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这种理念,在《动物说话》这一课的导入环节我就用充满童趣的方式对孩子们说“郭老师今天要带同学们参观一个美丽的农场,农场里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们,他们马上要出来和大家打招呼了。”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为整堂课的愉快教学做好铺垫。在聆听歌曲时,引导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各种形象,并在表演的时候让学生上台扮演小动物的形象,引导他们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欲,课堂气氛也特别高涨。这样,无形中就让学生理解了音乐,体会了音乐形象,也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一切的学习方式都应该用符合儿童情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探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交流合作,体验共同学习的`乐趣。在歌曲教学这一部分,我先让学生充分而完整的熟悉歌曲的旋律,在学唱歌曲之前熟悉xx|xxx|的节奏特点,再进行歌曲的学唱,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拍击节奏,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解决了歌曲的难点。
鼓励学生探究学习,激发创新求异思维,在本课中也有体现。我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们自己编创小动物的叫声,编创歌词,把“小鸡说话”改编成“小x说话”,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鼓励学生自己为歌曲编创歌词和动作,给孩子们营造了乐学、想学的教学氛围。这首歌曲的歌词很生活化,所以学生创作起来的创编素材非常多,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争先恐后发言:有的学生说我想请小狗来演唱(小狗唱歌汪汪汪),有的说我想请小羊唱歌(小羊唱歌咩咩咩),还有的说我想请小猫来演唱(小猫唱歌喵喵喵),通过师生问答、生生问答的演唱方式,自由组合创编歌词的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情不自禁地边唱边表演。台上台下的学生们尽情表现自我、展示自我。
教学真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平时的师生合作中,小组合作中需要逐步培养学生的交际合作协调能力。
